[實用新型]氣溶膠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07762.0 | 申請日: | 2019-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344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震;姬忠禮;叢麗宇;劉宇峰;夏天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B01F7/24;B01F15/00;B01F15/06;B01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張印鐸;李輝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溶膠 發生 裝置 | ||
1.一種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處理容器,所述預處理容器設有用于攪拌粉塵的第一攪拌部和用于加熱干燥粉塵的第一加熱部;
和所述預處理容器相連且位于所述預處理容器下游的進料容器,所述進料容器的底部設有出料口;
和所述出料口相連且位于所述進料容器下游的輸料部;
和所述輸料部相連且位于所述輸料部下游的分散部,所述分散部用于將粉塵與壓縮空氣混合形成氣溶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容器底部呈錐形;所述預處理容器內表面涂有納米陶瓷涂層;所述預處理容器接地;
所述預處理容器底部通過輸料管和所述進料容器連接,所述輸料管和所述進料容器可拆卸地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容器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輸料管中的調速葉輪,所述調速葉輪用于控制單位時間內輸送至所述進料容器的粉塵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速葉輪具有偶數支葉片,所述葉片的形狀為半圓形,所述葉片的直徑與所述輸料管的直徑相同,所述調速葉輪能使所述輸料管打開或關閉,所述調速葉輪與所述預處理容器底部的距離為所述輸料管直徑的0.6~1.5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部包括螺旋形攪拌葉,所述螺旋形攪拌葉外緣形狀與所述預處理容器內側的形狀一致,所述螺旋形攪拌葉外緣與所述預處理容器內壁相距5~10m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容器還包括開設有觀察窗的蓋板,所述蓋板上設有通氣孔;所述預處理容器還設有用于監測其內部溫度和濕度的第一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容器包括用于攪拌粉塵的第二攪拌部和用于加熱干燥粉塵的第二加熱部,所述第二攪拌部包括刮料葉片,用于將粉塵均勻刮入所述出料口;
所述氣溶膠發生裝置還包括設于底部的第二傳感器,用于監測所述氣溶膠發生裝置內粉塵的質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部設有輸料圓盤,所述輸料圓盤周側設有用于容納粉塵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尺寸;所述輸料圓盤在所述分散部上游設有用于監測粉塵的平整度和厚度的第三傳感器,所述輸料圓盤在所述分散部下游設有監測所述輸料圓盤內有無粉塵殘留的第四傳感器,所述第三傳感器和第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輸料圓盤的上表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部包括:
分散室,所述分散室設有引入所述壓縮空氣的第一開口,所述分散室的下游設有和真空發生器相連的第二開口;
設于所述分散室內的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并列分布,用于將輸料部的粉塵送入所述分散室。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溶膠發生裝置還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第三傳感器、第四傳感器相連,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熱部、所述第一攪拌部、所述調速葉輪、所述第二加熱部、所述第二攪拌部、所述輸料部,對所述氣溶膠發生裝置形成閉環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077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咖啡研磨機的粉管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木質玩具拼接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