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腔鏡穿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06528.6 | 申請日: | 2019-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773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昭鋒;陳亞斌;傅聿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刺 | ||
腔鏡穿刺器,包括套筒和穿刺內芯,所述套筒后端連接有操作罩,套筒前部外周設有環形氣囊,操作罩上設有注氣接頭,注氣接頭通過注氣通道與環形氣囊連通,穿刺內芯為中空結構,穿刺內芯前端鉸接有穿刺頭,穿刺頭后端面邊緣與穿刺內芯前端面邊緣之間連接有韌性薄膜,穿刺內芯內部通過軸承沿軸線方向轉動連接有傳動桿,傳動桿后端穿出穿刺內芯后端面后固定連接有旋擰手柄,傳動桿前端側面固定連接有擋板;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可避免穿刺內芯向病人體內穿刺時,由于慣性作用導致穿刺頭劃破病人體內器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腔鏡穿刺器。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腔鏡手術可以降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減少患者住院時間及花費等,在進行腔鏡手術時,需要先用穿刺器在體壁上穿刺一個孔洞,然后將鏡頭及各種操作器械通過孔洞插入到病人體內進行手術操作,穿刺器需要穿過皮膚、皮下脂肪、肌肉、筋膜等人體組織到達體壁內,現有穿刺器通常包含套筒和內芯兩部分,進行穿刺時將內芯插入到套筒內進行操作,內芯的頭端較為尖銳插入到體腔內由于慣性作用容易損傷體內器官,而套筒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放置在穿刺孔洞內,依靠自身與體壁組織的摩擦力進行固定,在將手術器械從套筒內取出時手術器械對套筒有摩擦力,容易使套筒滑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腔鏡穿刺器,采用該腔鏡穿刺器,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內芯穿過病人體壁后傷及病人體內器官,并能有效地固定套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腔鏡穿刺器,包括套筒和穿刺內芯,所述套筒后端連接有操作罩,套筒前部外周設有環形氣囊,套筒和操作罩內壁開設有注氣通道,操作罩上設有注氣接頭,注氣接頭通過注氣通道與環形氣囊連通;
所述穿刺內芯為中空結構,穿刺內芯前端設置有穿刺頭,穿刺頭的后端面下部通過銷軸鉸接在穿刺內芯的前端,穿刺頭后端面邊緣與穿刺內芯前端面邊緣之間連接有韌性薄膜,穿刺內芯內部通過軸承沿軸線方向轉動連接有傳動桿,傳動桿后端穿出穿刺內芯后端面后固定連接有旋擰手柄,傳動桿前端側面固定連接有擋板,穿刺頭后側上部內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穿刺內芯前側上部內壁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前后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之間連接有壓縮彈簧,在壓縮彈簧的彈力下,擋板與第一固定板頂壓配合且擋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側。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套筒后端連接的操作罩,便于操作穿刺內芯和手術器械;套筒前部外周設有環形氣囊,在對患者進行穿刺后,通過注氣接頭向環形氣囊內注入空氣,使套筒固定在患者體壁上;在穿刺頭對準患者體壁后,轉動旋擰手柄,使傳動桿前端的擋板不再限制第一固定板向前運動,然后用力將穿刺頭穿入病人體壁內,在穿刺頭進入病人體內的瞬間,由于彈簧的彈力作用,穿刺頭繞鉸接點向下翻轉,從而避免穿刺頭尖端由于慣性向前劃破病人體內器官;穿刺頭后端面邊緣與穿刺內芯前端面邊緣之間連接有韌性薄膜,在將穿刺內芯連帶著穿刺頭向外拔出時,可避免穿刺頭回縮到原來位置時夾住體內組織。
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可避免穿刺內芯向病人體內穿刺時,由于慣性作用導致穿刺頭劃破病人體內器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穿刺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穿刺內芯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穿刺內芯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I處局部放大圖;
圖6是圖4中II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未經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065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波浪形血管內回收支架
- 下一篇:一種懸挑卸料平臺用安全護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