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02324.5 | 申請日: | 2019-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010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童悅;鄭慶;李修明;林嘯;林天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力動力設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24 | 分類號: | G01N3/2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接頭 彈性 材料 聯合 加載 試驗裝置 | ||
本實用新型一種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包括拉伸試件、通孔式荷重傳感器、壓緊板、壓緊螺釘與螺母,拉伸試件放置于兩塊壓緊板限位槽間,使用壓緊螺釘穿過通孔式載荷傳感器并安裝在壓緊板上,在另一塊壓緊板背部使用螺母將兩塊壓緊板壓緊。根據荷重傳感器信號輸出的顯示結果,調節壓緊螺釘的預緊力,達到拉伸試件預期的壓縮載荷量。而后,將試驗裝置夾持在拉伸機上以測得壓縮載荷下,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剪切模量。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縮載荷可實時調控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屬于固體火箭發動機柔性噴管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性能試驗測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柔性噴管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矢量技術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致偏能力強、結構簡單、響應快、自密封等優點,廣泛用于導彈及助推器上。柔性噴管的核心部件是柔性接頭,它由同球心的多層彈性件與增強件交替組合而成,在伺服機構的驅動下發生剪切變形,達到推力矢量調節的目的。柔性接頭的彈性力矩在柔性噴管驅動力矩中占主導地位,而彈性力矩主要與彈性件材料工作條件下的剪切模量成正比。
彈性件的剪切模量在正常工況下由四板法(參照GB/T12830)測定,現有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壓剪聯合加載裝置由雙缸加壓法測定,試件的壓縮力由氣壓缸/液壓缸提供,并且兩個氣缸活塞必須同步運動,試驗裝置復雜、結構尺寸大、不易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解決現有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壓剪聯合加載裝置復雜、結構尺寸大、不易操作等問題,且本使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載荷易調節的簡易試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的壓剪聯合加載試驗裝置,包括:拉伸試件(1)、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壓緊板(2)、壓緊螺釘(4)、墊片(5)和螺母(6);
壓緊板(2)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壓緊板和第二壓緊板;第一壓緊板和第二壓緊板上分別設置兩個通孔;
墊片(5)、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第一壓緊板、第二壓緊板和螺母(6)依次穿在壓緊螺釘(4)的螺柱上;墊片(5)位于壓緊螺釘(4)的螺帽與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之間;通孔式荷重傳感器位于墊片(5)與第一壓緊板之間;第一壓緊板和第二壓緊板之間設置拉伸試件(1);
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測量拉伸試件(1)受到的壓緊載荷。
壓緊板(2)內設有限位槽,對拉伸試件(1)進行限位。
拉伸試件(1)受到的壓縮載荷由壓緊螺釘和螺母配合的預緊力提供,螺釘預緊力的大小能夠調節即壓縮載荷大小可調;
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為中間有一通孔的通孔式荷重傳感器,用于測量壓緊螺釘的預緊力,同時傳感器具有信號輸出功能。
拉伸試件(1)放置于兩塊壓緊板間,用于固定拉伸試件。
第一壓緊板和第二壓緊板上分別設置的兩個通孔的位置對應,使壓緊螺釘(4)穿過第一壓緊板和第二壓緊板的兩個通孔后,穿過兩個通孔后的壓緊螺釘(4)平行,即第一壓緊螺釘的螺柱與第二壓緊螺釘的螺柱平行。
通孔式荷重傳感器(3)的一端頂住墊片(5),另一端頂住第一壓緊板。
螺母(6)通過頂住第二壓緊板,使第一壓緊板與第二壓緊板對拉伸試件(1)施加壓縮載荷。
拉伸試件(1)兩端設置有萬能拉伸機夾持端。
拉伸試件(1),包括上層、下層和中間層,上層、下層為金屬材料,中間層為柔性接頭彈性件材料,上層、中間層、下層依次設置固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力動力設備研究所,未經上海新力動力設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023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