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及自動化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02264.7 | 申請日: | 2019-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0831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駿翔機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22/22;B21D35/00;B21D43/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張利 |
| 地址: | 4015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側圍內板后 加強 拉延 模具 自動化 生產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包括設有凸模的下模座,所述凸模的模面結構包括成型面和工藝補充面,所述工藝補充面設置在所述成型面的周圍,所述成型面為長條形,所述成型面包括低型面和凸起面,所述凸起面包括第一臺階面、第二臺階面以及第三斜面,所述第二臺階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臺階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臺階面設置在所述第二臺階面和所述第三斜面之間;在所述第一臺階面上設置余肉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及自動化生產系統,提升了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剛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及自動化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汽車的整個后側圍來說,主要承受的力來自于后輪減震器的沖擊載荷,往往由于后側圍部分的強度、剛度低等問題增加加強件,因此加強件的質量、剛度顯得尤為重要。通常運用傳統的拉延模具對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進行拉延成形的時候,由于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的凸起面為連續起伏狀,在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凸起面向上凸起最高的部分在拉延過程中由于拉延不充分容易起皺、回彈,進而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剛性不足,產品質量不佳。并且,更換整臺模具的成本又太高。
同時,傳統工業中對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自動化程度不高,進而生產效率低。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提升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剛性的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及自動化生產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升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剛性的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及自動化生產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包括設有凸模的下模座,所述凸模的模面結構包括成型面和工藝補充面,所述工藝補充面設置在所述成型面的周圍,所述成型面為長條形,所述成型面包括低型面和凸起面,所述凸起面包括第一臺階面、第二臺階面以及第三斜面,所述第二臺階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臺階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臺階面設置在所述第二臺階面和所述第三斜面之間;在所述第一臺階面上設置余肉結構。
較佳的,所述余肉結構的厚度從所述第一臺階面的中心到四周邊緣逐漸減少,所述余肉結構的邊緣四周分別與所述第一臺階面、所述第三斜面平滑連接,且與所述凸起面相鄰接的側壁平滑連接。
較佳的,還包括設有凹模的上模座和壓邊圈,所述壓邊圈設置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間,所述凸模周圍圍設有所述壓邊圈,所述壓邊圈上具有壓料面,所述下模座的凸模和所述上模座的凹模配合。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自動化生產系統,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從左至右依次包括拉延成型工位、切邊工位、翻邊整形工位和沖孔工位,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傳送裝置,所述拉延成型工位上設置有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所述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包括上述的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
較佳的,所述切邊工位上設置有切邊工位模具,所述翻邊整形工位上設置有翻邊整形工位模具,所述沖孔工位上設置有沖孔工位模具。
較佳的,所述傳送裝置包括傳動連桿和傳動機械手,所述傳動機械手設置在所述傳動連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通過在第一臺階面的部位增加余肉結構,在上模座與下模座上的凹凸模合模的時,增加了對多余板料的吸收,解決了凸起面上容易起皺、回彈的問題,提升了產品的自身剛度,提高了產品質量。通過優化模面結構,節約了成本。通過設置傳送裝置,實現自動化生產,提升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后側圍內板后加強件拉延模具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駿翔機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駿翔機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022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