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95411.2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826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雄;莫易凡;林聰杰;胡林鋒;邱木旺;賴詩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愛德(廈門)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引 功能 內窺鏡 | ||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其主體為內窺鏡用鉗,在內窺鏡用鉗的鉗桿前部側壁開設有若干通孔,在鉗桿后部側壁連接有外接管,通孔與外接管之間相互連通。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手術操作的同時還能去除煙霧,不影響手術的進程,節約了手術時間,增大了器械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
背景技術
在腹腔鏡手術中,醫生需要用內窺鏡用鉗進行組織的抓取、切開、止血及縫合操作。
在手術過程中,使用電凝設備時難免會產生煙霧影響操作視野,影響到手術的操作;此時,醫生會單獨使用吸引器將煙霧吸出,以保證清晰的操作視野。具體操作方法為,由其中一個醫生兩手操作內窺鏡用鉗,除煙由另外一名醫生操作;由于雙人操作需要保證操作者的默契性,無疑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織手術和除煙能夠同步操作的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帶通道的內窺鏡用鉗,其主體為內窺鏡用鉗,在內窺鏡用鉗的鉗桿前部側壁開設有若干通孔,在鉗桿后部側壁連接有外接管,通孔與外接管之間相互連通。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手術操作的同時還能去除煙霧,不影響手術的進程,節約了手術時間,增大了器械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是通孔區域的氣流水流流向圖。
標號說明:1鉗桿、2通孔、3外接管、4內軸、5蓋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
一種帶吸引功能的內窺鏡用鉗,其主體為內窺鏡用鉗,在內窺鏡用鉗的鉗桿1前部側壁開設有若干通孔2,在鉗桿1后部側壁連接有外接管3,通孔與外接管之間相互連通。
如圖1所示:內窺鏡用鉗為現有常規結構,內軸前后端分別連接鉗部和驅動手柄,通過手柄帶動鉗部的開與合,內軸外套設有鉗桿。一般來說內軸與鉗桿之間留有間隙,所以通過設置通孔2和外接管3,實現了通孔與外接管之間相互連通。外接管3可以外接設備實現抽吸功能。
內窺鏡用鉗的鉗桿1內徑小于內窺鏡用鉗的內軸4外徑。抽氣量/抽水量的大小可以通過調整內窺鏡用鉗的鉗桿1內徑以及內窺鏡用鉗的內軸4外徑來實現。在鉗桿1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內窺鏡用鉗的鉗桿1內徑增大或/和內窺鏡用鉗的內軸4外徑減小均可以實現抽氣量/抽水量的增大。
所述外接管3上設有用于遮蓋外接管3的蓋帽5。在無需抽水抽氣的情況下,通過蓋帽5封堵外接管3,實現腹腔與外界的隔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愛德(廈門)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未經施愛德(廈門)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954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防護服制作的便攜式身材測量電子圍尺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碳纖維磨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