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除塵臺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93826.6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133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坤;王玉杰;林政;李紅真;李世民;張延明;王同華;張偉;付葉森;王彬;王清標;高陽;王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4 | 分類號: | E21F5/04;E21F5/2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除塵 臺車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隧道除塵臺車,由軌道、行動支座、集水箱、水泵、粉塵濃度傳感器、立柱、長斜撐、短斜撐、通水管、分流管、梁板、除塵風機、吸風風筒、出風筒、配電箱、噴頭和保護套組成,所述行動支座安置在軌道上,所述行動支座頂部與立柱焊接連接,所述集水箱與水泵安置在立柱底部一側,所述水泵上安放粉塵濃度傳感器,所述長斜撐焊接于立柱與梁板之間,所述短斜撐焊接于立柱和梁板焊接點與長斜撐之間,所述通水管兩端分別連接于集水箱與分流管,所述除塵風機兩端分別與吸風風筒與出風筒連接,所述配電箱位于除塵風機側面,所述噴頭連接分流管,所述噴頭連接安置在保護套上,所述保護套位于整體結構的最外部,保證了隧道除塵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隧道粉塵除塵裝置,尤其是一種隧道除塵臺車。
背景技術
隧道在開挖過程中必將產生大量的粉塵,嚴重影響著隧道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健康。粉塵引起的職業危害表現為人工塵肺,就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講,塵肺病還是一種只可預防而不能治愈的“不治之癥”。預防塵肺病的關鍵是做好防塵工作,防止生產過程中粉塵飛揚,盡量降低粉塵濃度,縮小粉塵的影響范圍。目前常見的隧道開挖粉塵一般采用壓入通風將粉塵稀釋,通過空氣流動原理將洞內的渾濁空氣排至洞外,或者配合噴水降塵裝置將粉塵液化成泥漿。
目前采用的除塵方式存在不足之處,采用排除方式,除塵效果不佳;整個隧道彌漫粉塵,若采用降水除塵,浪費水資源。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隧道除塵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隧道除塵臺車,有效的保證了隧道除塵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隧道除塵臺車,由軌道、行動支座、集水箱、水泵、粉塵濃度傳感器、立柱、長斜撐、短斜撐、通水管、分流管、梁板、除塵風機、吸風風筒、出風筒、配電箱、噴頭和保護套組成,所述行動支座安置在軌道上,所述行動支座頂部與立柱焊接連接,所述集水箱安置在立柱底部一側,所述水泵安置在集水箱另一側,所述水泵上安放粉塵濃度傳感器,所述長斜撐焊接于立柱與梁板之間,所述短斜撐焊接于立柱和梁板焊接點與長斜撐之間,所述通水管一端連接于集水箱,所述通水管另一端連接于分流管,所述通水管位于立柱、梁板內部,所述吸風風筒與除塵風機一端連接,所述除塵風機另一端與出風筒連接,所述配電箱位于除塵風機側面,所述吸風風筒、除塵風機、出風筒放置于梁板上,所述噴頭連接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位于保護套內部,所述噴頭連接安置在保護套上,所述保護套位于整體結構的最外部。
優選地,所述噴頭沿保護套表面360o旋轉。
優選地,所述立柱、梁板為半空心結構。
優選地,所述長斜撐、短斜撐與立柱、梁板呈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保護套為馬蹄形,內部空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首先通過除塵風機進行一次除塵,再通過噴嘴進行二次濕式除塵,有效的保證了除塵效果。(2)通過粉塵濃度傳感器,檢測一次除塵的效果,若粉塵含量合格,則不需進行二次除塵,節約了水資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除塵風機及其配套設施側面圖。
圖中1. 軌道,2.行動支座,3.集水箱,4.水泵,5.粉塵濃度傳感器,6.立柱,7.長斜撐,8.短斜撐,9.通水管,10.分流管,11.梁板,12.除塵風機,13.吸風風筒,14.出風筒,15.配電箱,16.噴頭,17.保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938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樓種植用育苗裝置
- 下一篇:一種花椒種植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