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綠色環保智能建筑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93815.8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16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利強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3B3/02;E04D13/18;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秦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術產***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綠色 環保 智能建筑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綠色環保智能建筑,包括墻體、屋頂、水箱,墻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種植盆,種植盆的底部鑲嵌有土壤濕度傳感器,墻體的內表面鑲嵌有控制器,屋頂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太陽能板,屋頂的左右兩端均開設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鑲嵌有水位傳感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過濾器,過濾器的進水口管螺紋連接有抽水管,水箱的底部管螺紋連接有輸水管,輸水管的左右兩端均勻管螺紋連接有灌溉管,灌溉管的一側管螺紋連接有滴灌管。通過集水槽內的水位傳感器,能夠自動將雨水抽取并收集在水箱內,通過墻體上均勻分布的種植盆,可以提高墻體的保溫、隔音效果,而種植盆底部的土壤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并自動進行滴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綠色環保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綠色環保智能建筑。
背景技術
綠色環保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綠色環保建筑技術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是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而現目前綠色環保建筑無法做到智能化,依舊會將部分資源浪費,為此我們提出了綠色環保智能建筑,以解決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綠色環保智能建筑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現目前綠色環保建筑無法做到智能化,依舊會將部分資源浪費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綠色環保智能建筑,包括墻體、屋頂、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地基,所述墻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種植盆,所述種植盆的底部鑲嵌有土壤濕度傳感器,所述墻體的內表面鑲嵌有控制器,所述屋頂固定連接在墻體的頂部,所述屋頂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太陽能板,所述屋頂的左右兩端均開設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鑲嵌有水位傳感器,所述水箱固定連接在屋頂的內部,所述水箱的一側放置有蓄電池,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進水口管螺紋連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內部串聯有第一水泵,所述抽水管的抽水口位于集水槽的正下方且內部固定連接有紗網,所述水箱的底部管螺紋連接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的內部串聯有第二水泵,所述輸水管的左右兩端均勻管螺紋連接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鑲嵌在墻體內,所述灌溉管的一側管螺紋連接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的另一端貫穿殼體并位于種植盆的底部。
進一步的,所述水位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位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太陽能板、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控制器的電源輸入端均與蓄電池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由顯示屏、薄膜按鈕、單片機以及第一水泵與第二水泵的控制開關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種植盆均勻分布在墻體的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每個種植盆的底部均鑲嵌有土壤濕度傳感器,且土壤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有益效果:
通過集水槽內的水位傳感器,當集水槽內存有雨水時,抽水管能夠自動將雨水抽取并收集在水箱內,通過墻體上均勻分布的種植盆,種植盆可以種植綠色植物,提高墻體的保溫、隔音效果,使得建筑更加貼近自然、變得更加美觀,而種植盆底部的土壤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土壤濕度,當土壤濕度偏低時,會自動進行滴灌,做到智能調節,避免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B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利強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利強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938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