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質檢測調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90593.4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47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楓;帥飛;沈超;沈忱;諸志秋;徐穎彧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凌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G01N1/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質 檢測 調和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質檢測調和裝置,包括攪拌桶,攪拌桶左側表面通過螺栓固定有水泵,水泵的進水口焊接有進水管,進水管的另一端焊接有集水盒,集水盒的表面開設有集水孔,集水盒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右端焊接于攪拌桶的右側內壁。該水質檢測調和裝置,通過設置調和部件有效解決了當前采用攪拌的方式調和水容易使雜質沉淀并集中于裝置的中下部,導致取樣不均勻的問題,提高了取樣的均勻性并保障了檢測的準確性;另外通過設置易拆部件有效解決了調和裝置出水口的取樣管拆卸困難且拆卸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了取樣管的拆卸效率和拆卸的便捷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質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質檢測調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地的水資源面臨嚴重的污染問題,特別是水環境污染問題正呈現區域擴大化、污染多樣化、程度嚴重化的趨勢,環保部門需要定期的對大壩、湖泊等水質進行檢測,用來保證居民用水安全,進行水質檢測時需要對大壩、湖泊內各個水位段的水質進行綜合檢測分析,確定水體中污染物的不同時間段、不同位置區域分布狀況。
在水質檢測時需要將待檢測的水進行調和均勻,但是當前多采用攪拌的方式調和水,容易導致雜質沉淀并集中于裝置的中下部,取樣不均勻;另外調和裝置出水口的取樣管經常需要清洗干凈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但是常見的取樣管拆卸困難,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質檢測調和裝置,以解決調和裝置出水口的取樣管經常需要清洗干凈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但是常見的取樣管拆卸困難,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質檢測調和裝置,包括攪拌桶,所述攪拌桶左側表面通過螺栓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焊接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焊接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的表面開設有集水孔,所述集水盒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端焊接于攪拌桶的右側內壁。
優選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焊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焊接有排水盒,所述排水盒的表面開設有排水孔。
優選的,所述攪拌桶的右側桶壁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粘貼固定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內壁套接有取樣管,所述取樣管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取樣管的下表面粘貼固定有卡位塊。
優選的,所述攪拌桶的右側表面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頂部內壁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貫穿于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第二通孔內滑動卡接有L形卡桿,所述L形卡桿的表面焊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焊接于第二凹槽的頂部內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水質檢測調和裝置,通過設置調和部件有效解決了當前采用攪拌的方式調和水容易使雜質沉淀并集中于裝置的中下部,導致取樣不均勻的問題,提高了取樣的均勻性并保障了檢測的準確性;另外通過設置易拆部件有效解決了調和裝置出水口的取樣管拆卸困難且拆卸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了取樣管的拆卸效率和拆卸的便捷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圖中:1攪拌桶;2集水盒;3進水管;4水泵;5排水孔;6排水管;7集水孔;8固定板;9取樣管;10排水盒;11第二凹槽;12第二通孔;13第一凹槽;14彈簧;15密封圈;16卡位塊;17L形卡桿;18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凌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凌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905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