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銅合金材料表面油污清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86350.3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87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沈富松;姚衛忠;沈國偉;吳勇;沈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鄉市匯豐電器壓鑄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3/02 | 分類號: | B08B3/02;B08B3/08;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銅合金 材料 表面 油污 清除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銅合金材料表面油污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的清理單元、第一循環池、第二循環池;所述清理單元包括,清潔筒、可轉動的設置于清潔筒端部的噴頭,所述清潔筒與噴頭配合形成一個分解腔和一個清水腔,所述分解腔和清水腔順著銅合金裸線移動方向順序分布;所述分解腔與所述噴頭相連通,且分解腔的腔壁上設置有將分解腔與第一循環池連通的第一循環系統;所述清洗腔的腔壁上設置有將清洗腔與第二循環池連通的第二循環系統。通過上述結構,有效的解決了銅粉滯留導致的刮傷銅合金裸線表面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銅合金裸線的清潔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漆包線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銅合金材料表面油污清除裝置。
背景技術
線狀銅合金材料如漆包線是繞組線的一個主要品種,由導體和絕緣層兩部組成,裸線經退火軟化后,再經過多次涂漆,烘焙而成。生產過程中其上會殘留油污,手工擦除費時費力且效果一般。一種處理方法是使用毛氈先抹除裸線表面的銅粉,再用清洗液分解油污,最后使用清水洗去清洗液,該過程中毛氈表面滯留的銅粉往往會刮傷高速移動中裸線的表面。從而影響最終漆包線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清理裸線表面的銅粉并對裸線上的油污進行有效清理的銅合金材料表面油污清除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銅合金材料表面油污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的清理單元、第一循環池、第二循環池;所述清理單元包括,清潔筒、可轉動的設置于清潔筒端部的噴頭,所述清潔筒與噴頭配合形成一個分解腔和一個清洗腔,所述分解腔和清洗腔順著裸線移動方向順序分布;所述分解腔與所述噴頭相連通,且分解腔的腔壁上設置有將分解腔與第一循環池連通的第一循環系統;所述清洗腔的腔壁上設置有將清洗腔與第二循環池連通的第二循環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噴頭的側邊設置有一個能夠驅動對應噴頭轉動的驅動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噴頭的外圈設置有一圈傳動齒122,所述相鄰噴頭上的傳動齒相嚙合;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固定安裝于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的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其中一個噴頭上的傳動齒相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噴頭上設置有3個周向均布的噴水嘴,所述3個噴水嘴組合呈圓錐狀結構。
進一步地,分解腔的清洗液進水口位于遠離噴頭的一端,所述第一循環系統與之相連通。
進一步地,清洗腔的清水進水口位于腔壁的上方而清水出水口則位于腔壁的下方,所述清水進水口位于清洗腔遠離分解腔的一端而清水出水口則位于靠近靠近分解腔的一端。
進一步地,在噴頭與清理筒轉動配合的內圈中設有一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結構,銅合金裸線在進行油污分解處理前已經經過清洗液的噴淋處理,從而使得裸線上附著的銅粉能夠被有效的清理并被清洗液帶走。不會出現因為銅粉積留而刮傷裸線表面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清理單元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清理單元 11.清理筒 111.分解腔 112.清洗腔 12.噴頭 121.噴水嘴 122.傳動齒 13.第一循環系統 14.第二循環系統 15.密封圈 2.第一循環池 3.第二循環池 4.驅動裝置 41. 驅動齒輪 42.驅動電機 5.裸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鄉市匯豐電器壓鑄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桐鄉市匯豐電器壓鑄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863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