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83614.X | 申請日: | 2019-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55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祥啟;趙祥來;張雪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0 | 分類號: | B24B27/00;B24B49/12;B24B41/00;B24B9/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眾志華清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吳風江 |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衛生陶瓷 智能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通過視覺系統對修磨前衛生陶瓷坯體進行掃描得到產品的數據,并將其與控制中心中的數據求差得到需要修磨量,并將數據傳遞給機器人修磨工作站,機器人修磨工作站完成相應的打磨工作后,再通過視覺系統對修磨后衛生陶瓷坯體進行檢測判斷修磨后產品是否合格,并對其進行分類處理;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機器人修磨工作站。通過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可以減少粉塵對操作人員的損害,提高了產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陶瓷中坯體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
背景技術
衛生陶瓷坯體是泥漿進入到模型中經過一定時間吃漿固化成型, 剛成型的坯體由于含水量較高而容易在轉運和干燥中變形。模型本身的不一致性,坯體在轉運過程和干燥過程變形的不一致性,模型對接縫等,都會嚴重影響坯體的外觀質量和坯體大小、形狀的一致性。
傳統的工藝是在坯體干燥后人工進行修磨,人工修磨存在較大的粉塵,勞動強度大,對操作人的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同時人工修磨只能改善坯體的外觀質量,并不能減小坯體之間的形狀差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衛生陶瓷坯體智能修磨系統,包括修磨前輸送線、修磨前機器視覺檢測站、搬運機器人、機器人修磨工作站、修磨后輸送線和修磨后機器視覺檢測站;所述修磨前輸送線上設有一個修磨前機器視覺檢測站所述修磨后輸送線上設有一個修磨后機器視覺檢測站;所述修磨前輸送線和修磨后輸送線的銜接處設有一個搬運機器人;所述搬運機器人的工作半徑內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機器人修磨工作站。
作為優選,所述機器人修磨工作站包括轉臂、修磨機器人一、修磨機器人二、修磨機器人三、和工作間;所述轉臂位于工作間的中心位置上;所述修磨機器人一、修磨機器人二和修磨機器人三以圓形陣列的方式均布在轉臂四周;所述轉臂可以繞回轉中心回轉,所述轉臂上固定連接有四個支架,所述支架分別對應搬運機器人、修磨機器人一、修磨機器人二和修磨機器人三。
作為優選,還包括轉臺,所述修磨機器人一、修磨機器人二、修磨機器人三對應的轉臂支架下方分別設有一個可以與對應機器人聯動旋轉的轉臺。
作為優選,所述轉臺的工作臺面可進行升降。
作為優選,還包括修磨后輸送線一、修磨后輸送線二和修磨后輸送線三;所述修磨后輸送線一、修磨后輸送線二和修磨后輸送線三并行設置在修磨后機器視覺檢測站的末端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簡單、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功能齊全,現有人工翻轉坯體時工人勞動強度大,損害工人健康等缺點,提高了坯體修磨的效率、精度和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1-修磨前輸送線;2-修磨前機器視覺檢測站;3-搬運機器人;4-機器人修磨工作站;41-轉臂;42-修磨機器人一;43-修磨機器人二;44-修磨機器人三;45-轉臺;46-工作間;5-修磨后輸送線;51-修磨后輸送線一;52-修磨后輸送線二;53-修磨后輸送線三;6-修磨后機器視覺檢測站。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唐山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836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