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81033.2 | 申請日: | 2019-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70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邱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美廚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C20/02 | 分類號: | A23C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勝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豆制品 生產 壓縮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第一凹槽內卡接有模具,模具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凹槽,第一通孔內滑動卡接有定位桿,定位桿的上端焊接有連接塊,連接塊的側面焊接有壓塊。該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通過設置定位桿和第一通孔,可以使定位桿在第一通孔內上下移動,從而確保了壓塊準確的壓入第二凹槽內,避免了手動對接操作損壞模具且效率低下的發生;另外,通過設置卡桿、卡位槽、第三凹槽、第一卡位孔、第二通孔和彈簧,可以便捷的對壓塊進行快速拆卸和更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生產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中國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制品的國家。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綠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具有較高的蛋白質營養價值豐富,大多數豆制品是大豆的豆漿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壓縮去水后的延伸產品。
在豆制品壓縮去水過程中,需要壓塊與存放豆制品的模具緊密貼合,當壓塊下移時通常手動將模具與壓塊進行對接,容易因操作誤差損壞模具且操作效率低下;另外,壓塊通常使用螺栓固定于液壓內缸的下端,拆卸更換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以解決在豆制品壓縮去水過程中,需要壓塊與存放豆制品的模具緊密貼合,當壓塊下移時通常手動將模具與壓塊進行對接,容易因操作誤差損壞模具且操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內卡接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內滑動卡接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的上端焊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側面通過螺栓固定有壓塊。
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滑動卡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焊接于定位桿的側表面。
優選的,所述壓塊的上表面開設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內卡接有液壓內缸。
優選的,所述液壓內缸的側面開設有第一卡位孔,所述第一卡位孔內卡接有卡桿。
優選的,所述壓塊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左側內壁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凹槽的左側內壁焊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卡桿的側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豆制品生產壓縮去水裝置,通過設置定位桿和第一通孔,可以使定位桿在第一通孔內上下移動,從而確保了壓塊準確的壓入第二凹槽內,避免了手動對接操作損壞模具且效率低下的發生;另外,通過設置卡桿、卡位槽、第三凹槽、第一卡位孔、第二通孔和彈簧,可以便捷的對壓塊進行快速拆卸和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B的放大圖。
圖中:1連接塊;2定位桿;3壓塊;4底座;5第一凹槽;6模具;7第二凹槽;8液壓內缸;9第三凹槽;10限位槽;11第一通孔;12限位塊;13卡位槽;14第一卡位孔;15第二通孔;16彈簧;17卡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美廚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未經江南美廚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810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炭汽聯產的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在原煤管取樣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