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屬空心體的拉伸模脫模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78974.0 | 申請日: | 2019-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589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安旭;顧海駒;汪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45/08 | 分類號: | B21D45/08;B21D51/2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馬明渡;陳昊宇 |
| 地址: | 21515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空心 拉伸 脫模 機構 | ||
一種金屬空心體的拉伸模脫模機構;座體中設有軸向受力轉徑向位移機構;軸向受力轉徑向位移機構的中部形成有沖頭的穿行通道,構成當沖頭沿軸向下行時,穿行通道沿徑向張開,當沖頭沿軸向上行時,穿行通道沿徑向收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巧妙,一方面在脫模的過程中對脫模機構的磨損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既能保證足夠大的脫模力,又不會劃傷產品的表面,因此具有突出的實質性效果和顯著的進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空心體的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空心體的拉伸模脫模機構。
背景技術
金屬空心體是一種一端開口的金屬筒狀體,常見的如動力電池殼和金屬罐等。以金屬罐為例,在對罐身進行拉伸成型時,筒狀產品會在拉伸后包裹在沖頭上,此時就需要一個脫模機構將產品從沖頭上脫離(以下簡稱“脫罐”),且大多采用后出料的方式脫罐。
在現有技術中,后出料的脫罐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采用膠圈脫模機構,但由于膠圈容易磨損,因此只能用于包裹力很小的拉伸成型中;
另一種采用擺動方式的鋼爪強制刮料脫模,但是在成型過程中鋼爪會接觸產品的表面,容易將產品表面劃傷,且在刮料處容易引起產品翻邊,進而可能破壞下一步脫模工序的機構。
因此,非常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脫模機構,解決上述問題點,要保證有足夠大的脫模力,且不能劃傷產品表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空心體的拉伸模脫模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空心體的拉伸模脫模機構;包括座體,該座體中設有一軸向受力轉徑向位移機構;
所述軸向受力轉徑向位移機構定位于所述座體中,并且其中部形成有沖頭的穿行通道,構成當沖頭沿軸向下行時,所述穿行通道沿徑向張開,當沖頭沿軸向上行時,所述穿行通道沿徑向收縮。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軸向受力轉徑向位移機構包括斜滑塊、軸向配合塊以及彈性件;
所述斜滑塊至少有兩個,各斜滑塊之間形成對沖頭的穿行通道,各斜滑塊繞沖頭的外周水平設置于所述座體中;各斜滑塊的內側面在沖頭上移脫模時貼合沖頭的外周面,各斜滑塊的外側面呈斜面狀設置,且該斜面的上端朝內、下端朝外;
所述軸向配合塊對位設置于所述斜滑塊的外側,與斜滑塊在水平方向抵靠配合;軸向配合塊的內側面上對應斜滑塊的外側面設有與之貼合的斜向抵靠面,該斜向抵靠面的上端朝外、下端朝內。
2.上述方案中,還包括彈性圈,所述彈性圈設于所述座體的中部,彈性圈中沿上下方向開設有一讓位孔,該讓位孔與所述成型孔同軸心線設置,并與沖頭動摩擦配合;
各所述斜滑塊以其上表面抵靠定位于所述彈性圈的下表面。
具體的,所述彈性圈可以是膠圈,也可以是其它功能相同或相似彈性結構 。
3.上述方案中,所述軸向配合塊固定或形成于所述座體中。
4.上述方案中,所述軸向配合塊裝配于所述座體中,軸向配合塊的外側面在水平方向與所述座體抵靠定位;軸向配合塊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相對座體定位。
5.上述方案中,還包括橡膠墊,該橡膠墊沿上下方向彈性支撐于所述軸向配合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座體之間;所述軸向配合塊的下表面抵靠定位于所述座體底板的上表面。
6.上述方案中,所述斜滑塊的外側面的下段朝外凸設有一第一臺階,所述軸向配合塊上與之對應設有一第二臺階,該第二臺階位于第一臺階的上方,且兩者在上下方向卡扣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789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