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充電杯蓋、可充電杯蓋組件以及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64980.0 | 申請日: | 2019-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76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白雪;王博;樊攀;何易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牛丁(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穎聰 |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靜***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 杯蓋 組件 以及 杯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可充電杯蓋、可充電杯蓋組件以及杯子,其中,所述可充電杯蓋包括上蓋組件,所述上蓋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設置有用電件、為所述用電件提供電源的電池組件以及連接所述電池組件的第一連接器,所述上蓋組件的壁上設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導電件,且所述導電件的一側與所述第一連接器相連接,與所述導電件的一側相對的另一側部分裸露。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可充電杯蓋的充電結構能夠較好的防水,可防止水從充電結構進入杯蓋中對杯蓋中的電子元器件造成傷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飲用水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充電杯蓋和可充電杯蓋組件以及杯子。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杯子的杯蓋中進水進而對杯蓋中的電子元器件造成損害,設置于杯蓋上的充電結構必須能夠較好的防水,然而,目前的充電結構通常采用硅膠塞來進行密封防水,密封性能不可靠,防水性能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充電杯蓋,該可充電杯蓋的充電結構能夠較好的防水,可防止水從充電結構進入杯蓋中對杯蓋中的電子元器件造成損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可充電杯蓋的可充電杯蓋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可充電杯蓋的杯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可充電杯蓋,包括上蓋組件,所述上蓋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設置有用電件、為所述用電件提供電源的電池組件以及連接所述電池組件的第一連接器,所述上蓋組件的壁上設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導電件,且所述導電件的一側與所述第一連接器相連接,與所述導電件的一側相對的另一側部分裸露。
優選地,所述上蓋組件上設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上蓋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
優選地,所述上蓋組件的外壁上設置有凹槽,且所述導電件裸露的部分與所述凹槽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可充電杯蓋還包括下蓋組件,所述上蓋組件與所述下蓋組件之間形成有第二腔室。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可充電杯蓋組件,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可充電杯蓋和用以向所述可充電杯蓋充電的充電件。
優選地,所述充電件中設置有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導電件的裸露部分連接以對所述可充電杯蓋充電。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充電件上設置有凸臺,所述充電件對所述可充電杯蓋進行充電時所述凸臺與所述上蓋組件的外壁上的凹槽相配合,且所述第二連接器穿過所述凸臺與所述導電件裸露部分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充電件中設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二磁吸件,所述充電件對所述可充電杯蓋進行充電時所述第二磁吸件吸附于所述第一磁吸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實施例的杯子,包括杯體和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可充電杯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在上蓋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一連接器設置于第一腔室內,上蓋組件的壁上設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導電件,導電件的一側與第一連接器相連接,與導電件的一側相對的另一側部分裸露,可有效地防止水從上蓋組件的充電結構進入到上蓋組件的第一腔室中,進而防止對電子元器件造成損害。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可充電杯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牛丁(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牛丁(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649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學檢驗樣本混合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手持開槽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