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橋梁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60383.0 | 申請日: | 2019-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40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少宏;梁志新;羅九林;朵君泰;田圓圓;郭亞娟;羅紅春;張潤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馬軍芳;張艷 |
| 地址: | 1026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梁 支架 | ||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橋梁支架,包括:主架體,所述主架體是首尾順次連接的至少三個支撐桿圍成的封閉結構,其中,底部支撐桿是用來跨在所述橋梁相鄰的兩個承臺之上的支撐桿;所述底部支撐桿的長度能夠調整以適應所述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所述主架體隨著所述底部支撐桿的長度調整而改變形狀并鎖定;其中,所述主架體的頂部用于承載所述橋梁的橋跨結構的支撐結構。本申請實施例解決了傳統的橋梁支架面對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需要完全重新建造帶來的通用性差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橋梁支架。
背景技術
橋梁是架設在江河之上使車輛行人通行的建筑物。圖1為橋梁的局部示意圖。如圖1所示,橋梁一般由上部構造、下部結構等構造物組成;其中,上部結構又稱橋跨結構10,是跨越障礙的主要結構,下部結構包括根樁21,承臺22和橋跨支承結構23。多根根樁21的頂部通過承臺22聯接為一體,根樁21設置于土中將承受的荷載傳遞到地基持力層上,承臺22之上固定橋跨支承結構23,其中,橋跨支承結構包括位于橋梁兩端的橋臺和位于橋梁中間的橋墩。
在橋梁施工過程中,通常先將根樁固定于土中;再在多根根樁的頂部建造承臺,根樁和承臺聯接為一體;之后,在承臺之上建造橋跨支承結構;最后,建造橋跨結構。由于橋跨結構相對于承臺來說較高,無法直接建造,因此需要設置橋梁支架和橋跨結構的支撐結構,在支撐結構之上建造橋跨結構。傳統的橋梁支架采用腳手架形式,在每次橋梁施工時都需要針對承臺之間的跨度完全重新建造橋梁支架,施工復雜,導致橋梁支架工期長,施工費用較高。
因此,橋梁支架面對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需要重新建造帶來的通用性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背景技術中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申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沒有形成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知曉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橋梁支架,以解決傳統的橋梁支架面對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需要完全重新建造帶來的通用性差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橋梁支架,包括:
主架體,所述主架體是首尾順次連接的至少三個支撐桿圍成的封閉結構,其中,底部支撐桿是用來跨在所述橋梁相鄰的兩個承臺之上的支撐桿;
所述底部支撐桿的長度能夠調整以適應所述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所述主架體隨著所述底部支撐桿的長度調整而改變形狀并鎖定;其中,所述主架體的頂部用于承載所述橋梁的橋跨結構的支撐結構。
本申請實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底部支撐桿的長度是能夠調整的,這樣,承臺之間的跨度是多種時,通過調整底部支撐桿的長度就能適應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進一步的,由于主架體是封閉結構,主架體會隨著底部支撐桿的長度調整而改變形狀并鎖定。即在橋梁的承臺跨度是多種時,本申請實施例的橋梁支架通過調整底部支撐桿的長度就能適應承臺的多種跨度。與背景技術中的面對承臺之間的多種跨度,橋梁支架需要完全重新建造相比,本申請實施例的橋梁支架通用性強,結構簡單便于建造,建造工期短。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橋梁的局部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一的橋梁支架的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橋梁支架建造在橋梁的承臺之上的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和圖6為圖2所示橋梁支架的兩個單體中部座的正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603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