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39374.3 | 申請日: | 201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77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巖;嚴沁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2 | 分類號: | E02B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紅信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流 封堵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解決了閘門與堵頭之間氣體可能氣爆的問題;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包括隧洞、閘門、堵頭和第一排水排氣結構,其中,隧洞包括進口、出口和洞身,閘門滑動設置在進口,堵頭固定在洞身內并封堵隧洞,第一排水排氣結構可拆卸設置在閘門上;抽水裝置包括電機、抽水室、進水管、出水管和檢測裝置,其中,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葉輪,葉輪轉動設置在抽水室內,進水管和出水管均與抽水室連通,出水管與水管連通,檢測裝置設置在抽水室上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通過第一排水排氣結構的設置在閘門下閘后將閘門與堵頭之間的氣體排出,避免了氣體被滲漏水長期擠壓后發生氣爆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
背景技術
根據水電工程特點,當導流洞下閘和封堵后,在閘門和混凝土堵頭之間將存在無法排出的氣體,當庫區蓄水后,水流將通過山體裂隙、斷層、溶洞或者閘門周邊縫隙滲入閘門與混凝土堵頭之間,隨著滲水的增多,氣體將被不斷壓縮并形成勢能,勢能達到一定極限后將形成氣爆,對閘門和混凝土堵頭體等結構的穩定造成致命的破壞,以致影響工程的安全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解決了閘門與堵頭之間氣體可能氣爆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導流洞用封堵結構,包括隧洞、閘門、堵頭和第一排水排氣結構,其中,所述隧洞包括進口、出口和洞身,所述閘門滑動設置在所述進口,所述堵頭固定在所述洞身內并封堵隧洞,所述第一排水排氣結構可拆卸設置在閘門上;
第一排水排氣結構包括抽水裝置、水管和氣管,其中,所述抽水裝置可拆卸設置在閘門上并通過所述水管連通隧洞,所述氣管連通隧洞和外界;抽水裝置包括電機、抽水室、進水管、出水管和檢測裝置,其中,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葉輪,所述葉輪轉動設置在所述抽水室內,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與抽水室連通,出水管與水管連通,所述檢測裝置設置在抽水室上方;
所述進水管包括固定管和折疊管,所述折疊管通過所述固定管與抽水室相連,折疊管的進水口設有連接環,連接環與固定管扣接;
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轉軸室、連接管、轉軸、傳感器和連接繩,所述轉軸室通過所述連接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轉軸轉動設置在轉軸室內,所述連接繩一端纏繞在轉軸上,連接繩另一端與所述傳感器相連,傳感器設置在隧洞內。
優選地,所述堵頭包括前堵頭和后堵頭;
所述前堵頭設置在所述進口和后堵頭之間,前堵頭的兩側和頂面均設有楔形的凸出塊,所述凸出塊嵌在所述隧洞內;
所述后堵頭與前堵頭緊貼。
優選地,所述導流洞用封堵結構還包括環向止漿銅片,所述環向止漿銅片設置在前堵頭與后堵頭之間的縫隙。
優選地,所述堵頭內設有廊道,所述廊道包括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
所述第一廊道設置在所述前堵頭上;
所述第二廊道設置在所述后堵頭上,且第二廊道與第一廊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第二廊道的進口處設有梯步。
優選地,所述第一廊道上設有豎井,豎井的側壁上設有爬梯。
優選地,所述導流洞用封堵結構還包括原襯砌硂、邊墻插筋、環向止水銅片和擋水圍堰;
所述原襯砌硂設置在所述隧洞的內壁面上,原襯砌硂通過灌漿層與堵頭相連;
所述邊墻插筋一端插接在隧洞內,邊墻插筋另一端穿過原襯砌硂插接在堵頭內;
所述環向止水銅片設置在堵頭與隧洞之間的縫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393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