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及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39266.6 | 申請日: | 201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846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秀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馮秀娟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E02D31/00;C02F1/0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廣成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棄 礦山 滲透 反應 生態 恢復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及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系統,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層滲透反應墻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內部的下層滲透反應墻,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其朝向廢棄礦山的一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廢棄礦山上的砂土進入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的固砂層。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滲透反應墻無法同時阻隔廢棄礦山底部其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污染物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及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系統。
背景技術
20世紀70年代,離子型稀土基本采用“搬山”式開采,即將礦山表層的植被和土壤全部剝離,獲取原礦,導致原始土壤層全部被破壞。稀土采完后,礦山即以裸露基巖層(即花崗巖風化殼)的形式接受自然剝蝕。20世紀90年以來,原位浸礦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離子型稀土的開采,即將硫酸按和硫酸浸礦液通過注液井注入礦土,提取稀土。過量的硫酸按和硫酸浸礦液改變了礦山的地球化學環境、加速了礦山環境的惡化,使得礦山整體酸化,土壤貧瘩,礦體深部氨氮富集,導致礦區溝壑縱橫、化學污染嚴重、土壤破壞地區植被難以存活。
現有技術中的離子型稀土原地浸礦廢棄礦山其滲透反應墻只設置在地面以下,滲透反應墻無法對地面以上的滲濾液進行吸收處理,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及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滲透反應墻無法同時阻隔廢棄礦山底部其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污染物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包括:
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層滲透反應墻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內部的下層滲透反應墻,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其朝向廢棄礦山的一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廢棄礦山上的砂土進入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的固砂層。所述滲濾液為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滲流作用下產生了一種高濃度的有機或無機成份的液體;所述殘留液為所述廢棄礦山內部的污染液。
還包括容置架,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包括至少一個上層滲透反應模塊,所述上層滲透反應模塊插入所述容置架內構成所述上層滲透反應墻,和/或所述下層滲透反應墻包括至少一個下層滲透反應模塊,所述下層滲透反應模塊插入所述容置架內構成所述下層滲透反應墻。
所述上層滲透反應模塊和/或所述下層滲透反應模塊為插入所述容置架內的可拆卸模塊。
所述上層滲透反應模塊和/或所述下層滲透反應模塊為板狀結構。
所述容置架為中空長方體結構,所述容置架其位于所述地表以上的部分設置有供所述上層滲透反應模塊和/或所述下層滲透反應模塊插入所述容置架內部的開口。
所述開口設置在所述容置架側部位置。
所述上層滲透反應模塊為沸石和/或膨潤土材質,和/或所述下層滲透反應模塊為沸石和/或膨潤土材質。
一種離子型稀土原地浸礦廢棄礦山生態恢復恢復系統,包括:
廢棄礦山用滲透反應墻,所述滲透反應墻用于防止所述廢棄礦山其滲濾液外溢;
設置在所述廢棄礦山其山體和所述滲透反應墻之間的泥沙緩沖區。
離子型稀土原地浸礦廢棄礦山生態恢復恢復系統,還包括:
種植在廢棄礦山表面的植物,以在所述廢棄礦山表面形成覆蓋阻隔表層;
設置在所述廢棄礦山表面和/或深度方向上布置用于防止砂土流失的固沙網。
所述泥沙緩沖區為與水平面夾角為0度至30度傾斜的斜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馮秀娟,未經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馮秀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392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