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數據信息采集站點布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33085.2 | 申請日: | 201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694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馮文霞;杜春鷹;李韜;王平鍵;王天;馬輝;劉潤田;田苗苗;王建林;李文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房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G3/32 | 分類號: | H02G3/32;H02G3/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開區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信息 采集 站點 布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信息采集站點布線裝置,所述布線裝置包括可彎曲的帶狀的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上部設置有多個沿裝置本體長度方向一字排開的線卡,所述裝置本體的第一端固接有具有通孔和鎖扣的扎帶頭部,所述裝置本體的第二端固接有具有若干卡槽的扎帶尾部,所述扎帶尾部插入位于扎帶頭部的通孔中后,由鎖扣卡住任一卡槽使扎帶尾部與扎帶頭部連接,從而使裝置本體彎曲成環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連接線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的空間,不僅避免了連接線雜亂排布,還能夠避免連接線產生的熱量分布不均而引發火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布線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信息采集站點布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應用熱點。眾所周知,大數據是從海量的多維度的數據中尋找有意義的關聯、挖掘事物變化規律,準確預測事物發展趨勢的技術。
實現大數據的第一布就是數據的采集,由通訊網絡將數據采集終端與數據信息采集站點連通,將各數據采集終端采集的數據信息匯總并發送至數據處理中心。通訊網絡的連接線如果沒有好的布線裝置進行整理、固定,將會雜亂不堪、熱量分布不均容易引發火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數據信息采集站點布線裝置。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數據信息采集站點布線裝置,所述布線裝置包括可彎曲的帶狀的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上部設置有多個沿裝置本體長度方向一字排開的線卡,所述裝置本體的第一端固接有具有通孔和鎖扣的扎帶頭部,所述裝置本體的第二端固接有具有若干卡槽的扎帶尾部,所述扎帶尾部插入位于扎帶頭部的通孔中后,由鎖扣卡住任一卡槽使扎帶尾部與扎帶頭部連接,從而使裝置本體彎曲成環形。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下部設置有多個沿裝置本體長度方向一字排開的吊牌,所述吊牌與線卡一一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中部兩側分別固接有一塊具有安裝孔的安裝塊。
進一步的,所述線卡包括兩塊卡塊,兩塊卡塊與裝置本體共同圍成一個具有頂部開口的線槽。
進一步的,若干個所述卡槽間隔均勻的分布在扎帶尾部的上表面,所述鎖扣包括扣板和與卡槽相卡合的卡塊,所述扣板位于通孔靠近裝置本體的一側底部,所述卡塊位于扣板遠離裝置本體的一側中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可彎曲的帶狀的裝置本體、線卡、具有通孔和鎖扣的扎帶頭部、具有若干卡槽的扎帶尾部,先將連接線分別卡入線卡中,分別對連接線進行固定,然后將扎帶尾部插入位于扎帶頭部的通孔中后,由鎖扣卡住任一卡槽使扎帶尾部與扎帶頭部連接,從而使裝置本體彎曲成環形,使連接線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的空間,不僅避免了連接線雜亂排布,還能夠避免連接線產生的熱量分布不均而引發火災。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布線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布線裝置沿其長軸縱切后的截面圖;
圖3是圖2中A部分放大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房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未經天津市天房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330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標本存放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