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32813.8 | 申請日: | 201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88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凌青海;李金印;曾義桃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呂小琴 |
| 地址: | 400033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隔腔 內襯套 橡膠座 本實用新型 減震結構 減震托架 后懸置 側板 懸架 減速器 并列連接 骨架外圓 緩沖性能 緩沖要求 徑向截面 兩側設置 同軸設置 應力集中 圓柱橡膠 制造成本 軸向貫通 落料模 平穩性 圓筒狀 平滑 量產 內壁 適配 同側 軸向 車身 成型 開口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包括懸架結構以及減震結構,所述減震結構包括圓筒狀的骨架、固定連接于骨架內的圓柱橡膠座、同軸設置集成于橡膠座內用于與車身連接的內襯套,所述橡膠座上位于內襯套徑向兩側設置有兩個軸向貫通的緩沖隔腔,所述緩沖隔腔徑向截面呈C形,兩緩沖隔腔的開口位于同側,所述懸架結構包括軸向并列連接于骨架外圓且結構相同的兩個側板;本實用新型緩沖隔腔的布置內襯套兩側的緩沖性能適配于減速器的緩沖要求,C形緩沖隔腔內壁的過渡較為平滑,可減少了橡膠座的應力集中,保證了后懸置減震托架緩沖的平穩性;兩個側板的結構相同,只需要通過一副落料模即可成型,其制造成本低,利于量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
背景技術
車輛變速器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適用于安裝變速器并實現車輛行進過程中減小變速器震動的主要部件,現有的后懸置減震托架通常由緩沖件以及連接于緩沖件上的若干個支腿構成,由于現有的若干個支腿的結構不同,需開兩副落料模,從而增加制作成本及管理成本,不利于量產;而緩沖件通常有外圈、位于外圈內的銷柱以及填充于銷柱與外圈之間的減震體,該緩沖件裝配復雜,減震體定位困難,減震效果不穩定。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的后懸置減震托架制造成本高,減震效果不穩定。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變速器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進行改進,減小其制造成本,提高托架的整體強度和減震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其制造成本低,整體強度高和減震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后懸置減震托架總成,包括懸架結構以及減震結構,所述減震結構包括圓筒狀的骨架、固定連接于骨架內的圓柱橡膠座、同軸設置集成于橡膠座內用于與車身連接的內襯套,所述橡膠座上位于內襯套徑向兩側設置有兩個軸向貫通的緩沖隔腔,所述緩沖隔腔徑向截面呈C形,兩緩沖隔腔的開口位于同側,所述懸架結構包括軸向并列連接于骨架外圓且結構相同用于與變速器連接的兩個側板。
進一步,側板的兩側邊設置有兩個加強板,加強板連接于兩個側板之間形成加強。
進一步,兩個所述側板的側邊相同位置有若干個向內凹陷用于對其他零部件形成避讓的避讓槽Ⅰ。
進一步,兩個所述側板與骨架外圓連接段軸向相對彎曲形成軸向對稱的兩個彎曲段。
進一步,所述加強板位于兩側板之間的側邊向內凹陷形成避讓槽Ⅱ。
進一步,兩個所述側板上相同位置開有用于與減速器連接的連接孔。
進一步,所述側板上邊緣處具有與骨架外圓相適配的圓弧狀連接邊,該連接邊連接于骨架外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橡膠座上開孔作為緩沖體,其裝配簡單,易于定位,減震效果穩定;緩沖隔腔的布置結構使得內襯套兩側分別為一凹面和一凸面,在該方向的振動時,向凹面側運行時橡膠座受擠壓力,向凸面側運行時,橡膠座受拉力,該結構使得內襯套兩側的緩沖性能適配于減速器的緩沖要求,C形緩沖隔腔內壁的過渡較為平滑,可減少了橡膠座在實際工作中的應力集中,保證了在減速器運行過程中后懸置減震托架緩沖的平穩性,且該C形緩沖隔腔作為減重孔降低了后懸置減震托架的質量,實現輕量化設計,降低后懸置減震托架質量的同時滿足減震結構工作性能要求;兩個側板的結構相同,只需要通過一副落料模即可成型,其制造成本低,利于量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328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