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27902.3 | 申請日: | 201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084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兆景;陳慶華;錢華;陳楊威;李琦源;路琦;戴純俊;周瀟瀟;劉海東;謝文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術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7/00 | 分類號: | E21B7/00 |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文科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水管 密封管 轉動密封機構 外管 鉆桿 內管 本實用新型 一端設置 密封槽 密封片 密封 手柄 地下管線 滑動連接 內部空腔 探測裝置 一端連接 轉動安裝 地下線 中空的 鉆頭 內壁 內套 外壁 探測 貫穿 | ||
1.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壓水管(1),所述高壓水管(1)的一端連接有轉動密封機構(3),所述轉動密封機構(3)遠離所述高壓水管(1)的一端轉動安裝有中空的鉆桿(6),所述鉆桿(6)上設置有手柄(61),所述鉆桿(6)遠離所述轉動密封機構(3)的一端設置有中空的鉆頭(7);所述轉動密封機構(3)包括密封管(31),所述密封管(31)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密封塊(311),所述密封管(31)內套設有外管(32),所述外管(32)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槽(321),所述第一密封塊(311)與所述第一密封槽(321)抵接,所述外管(32)遠離所述高壓水管(1)的一端與所述鉆桿(6)相連,所述密封管(31)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密封片(33),所述第二密封片(33)上穿設有內管(34),所述內管(34)的一端與所述高壓水管(1)相連,所述內管(34)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密封管(31)且位于所述外管(32)的內部空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34)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二密封塊(341),所述外管(32)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槽(322),所述第二密封塊(341)和所述第二密封槽(322)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321)與所述第二密封片(33)之間的所述密封管(31)內還套設有壓力軸承(4),所述壓力軸承(4)和所述第二密封片(33)之間的所述密封管(31)內設置有密封彈簧(3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軸承(4)包括中空圓臺狀的基座(41),所述基座(41)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槽(321)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密封槽(321)抵接,所述基座(41)的側壁上沿軸線周向開設有若干輥槽(411),所述輥槽(411)內轉動安裝有轉輥(42),所述基座(41)上套設有中空圓臺狀的軸套(43),所述軸套(43)的內側壁與所述轉輥(42)抵接,所述軸套(43)靠近所述第二密封片(33)的一側與所述密封彈簧(36)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水管(1)靠近所述內管(34)一端的外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內管(34)靠近所述高壓水管(1)一端的外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內管(34)上通過螺紋設置有緊固套(35),所述高壓水管(1)通過所述緊固套(35)與所述內管(34)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1)包括連接塊(62),所述連接塊(62)固定套設在所述鉆桿(6)上,所述連接塊(62)的一側設置有扭力傳感器(63),所述連接塊(62)遠離所述扭力傳感器(63)的一側設置有握把(6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傳感器(63)和所述握把(64)上均設置有橡膠防滑圈(6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頭(7)包括鉆殼(71),所述鉆殼(71)靠近所述鉆桿(6)的一端沿軸線周向設置有若干緊固片(73),相鄰的所述緊固片(73)形成緊固口;所述鉆桿(6)靠近所述鉆頭(7)的一端設置有緊固塊(66),所述緊固塊(66)與所述緊固口卡位連接,所述緊固片(73)上開設有緊固孔(731),所述鉆桿(6)上開設有緊固槽(67),所述緊固孔(731)和所述緊固槽(67)通過螺紋設置有緊固螺栓(7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精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殼(71)的外側壁上沿軸線周向設置有若干鉆片(75),所述鉆片(75)遠離所述鉆殼(71)的一側設置有螺旋狀的旋葉(76),所述旋葉(76)由遠離所述鉆桿(6)向靠近所述鉆桿(6)旋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術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術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2790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