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雙驅動深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714096.6 | 申請日: | 201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93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崔永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永杰 |
| 主分類號: | A01B51/02 | 分類號: | A01B5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驅動 深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雙驅動深耕機,其包括一個驅動主體,通過內燃機對驅動主體實現驅動;驅動主體內部的主牽引輪內部設置有一個變速模塊,變速模塊的左端固定在驅動主體左側壁上,主牽引輪左端延伸設置有一個主驅動輪,變速模塊的右端和主牽引輪固定至一體;驅動主體的右側壁上,自主牽引輪上延伸設置有一個外側驅動輪;在驅動主體的后側設置有一個后側牽引輪,后側牽引輪上的外側從動輪和外側驅動輪之間通過鏈條環形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設計,通過對主牽引輪以及后側牽引輪的同步驅動,可大大提高其抓地能力,在深耕及負荷較大的領域可實現較好的驅動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深耕驅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雙驅動深耕機。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農田深耕領域,現有的深耕牽引機械多為單驅動式,通過此種結構設置的牽引設備在工作時,其驅動源為單輪驅動,因深耕時負荷較大,單輪的驅動方式抓地能力較差,在滿載運行狀態下容易打滑, 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針對現有技術的弊端,如何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對現有的雙驅動深耕機進行改善,設計一款可以實現大功率驅動的新型雙驅動深耕機是現有本行業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雙驅動深耕機,其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可實現雙輪的同時驅動,有效提高牽引機抓地能力。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新型雙驅動深耕機,其包括一個驅動主體,驅動主體的頂部為一個內燃機,所述的內燃機通過內燃驅動輪對驅動主體實現驅動;驅動主體的前側設置有一個阻擋框,驅動主體的后端頂面上設置有一個弧狀連桿,所述的弧狀連桿的后側設置有兩個把手;驅動主體的內部設置有一個主牽引輪,所述的主牽引輪為筒狀結構設置,其內部設置有一個變速模塊,所述的變速模塊的左端固定在驅動主體左側壁上,其左端延伸設置有一個主驅動輪,變速模塊的右端和主牽引輪固定至一體;驅動主體的右側壁上,自主牽引輪上延伸設置有一個外側驅動輪;在驅動主體的后側設置有一個后側牽引輪,所述的后側牽引輪的右端延伸設置有一個外側從動輪,所述的外側從動輪和外側驅動輪之間通過鏈條環形連接。
所述的驅動主體的后側,其左右側壁上皆設置有一個固定轉軸,所述的固定轉軸上皆鉸接固定有一個擺動臂,通過左右設置的兩個擺動臂將后側牽引輪架設固定;每個擺動臂上皆設置有避震器和驅動主體左右側壁的頂部連接。
所述的主牽引輪和后側牽引輪皆為筒狀結構設置,其外表上均布設置有驅動齒,所述的驅動齒采用U 型鋼截取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設計,其通過將主牽引輪直接和變速模塊連接設置,再通過主牽引輪上延伸設置外側驅動輪,通過外側驅動輪和后側牽引輪上的外側從動輪連接,以此實現對后側牽引輪的同步驅動,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結構上設置,其在主牽引輪以及后側牽引輪上設置驅動齒,通過對主牽引輪以及后側牽引輪的同步驅動,可大大提高其抓地能力,并且兩輪同步轉動,在深耕及負荷較大的領域可實現較好的驅動效果,是一種理想的新型雙驅動深耕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側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右側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驅動主體,2、內燃機,3、弧狀連桿,4、把手,5、阻擋框,6、內燃驅動輪,7、變速模塊,8、主牽引輪,9、擺動臂,10、后側牽引輪,11、避震器,12、驅動齒,13、外側主動輪,14、外側從動輪,15、固定轉軸,16、主驅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永杰,未經崔永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7140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切機用新型夾持塊機構
- 下一篇:一種遠紅外床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