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坡耕地徑流污染攔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93733.6 | 申請日: | 201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2103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段昌群;張亞杰;付登高;劉嫦娥;卿小燕;費學海;趙永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13/00 | 分類號: | E02B13/00;E02B5/00;E02B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馬超前 |
| 地址: | 65009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耕地 徑流 污染 攔蓄 系統 | ||
一種坡耕地徑流污染攔蓄系統,包括遍布于灌溉區內的截流溝渠,該截流溝渠與引水渠相接,引水渠再連接至水窖;在所述引水渠內設置有沉砂池,在引水渠與水窖相連處設有攔污網。本實用新型對現有農田溝渠進行改造,利用溝渠坡度再造,聯接等手段,優化溝渠水網系統,合理、高效引導來水進入農田灌溉系統,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坡耕地徑流污染攔蓄系統。
背景技術
坡耕地水土流失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加劇,導致土壤質地粗化、土層變薄和養分含量下降,流失的水土攜帶大量的有機物進入河流、水庫,造成下游水庫淤積和富營養化,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之一。通過徑流污染攔蓄系統,降低徑流速度,使其攜帶土壤能力減弱,有效地保持了水土,減少了氮、磷的流失,實現對面源污染物的阻控。
目前國內外采用植物籬、生態溝渠等阻滯農業徑流,但由于具有氮磷等養分攔截率不明顯、對農田土地要求較高、占地面積較大等原因,難以推廣。
大面積連片農田往往是由具有屬性差異的斑塊狀的地塊組成的,對不同屬性地塊的徑流就地處理,是大面積連片農田面源污染削減的關鍵環節。因此,本系統在不同地塊及其形成的小匯水區尺度上,利用農田田間的有效空間,因地制宜,建設收集系統、緩沖調控系統和凈化系統,研發和應用農田田間徑流攔蓄系統,最大程度地攔蓄徑流,增加徑流滯留時間,減少徑流沖刷和土壤流失,通過其中的生物系統,吸收N、P等污染物,攔截和凈化徑流。本系統通過削減匯水區中氮、磷隨徑流和泥沙向下游輸移,實現農田的面源污染的過程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坡耕地徑流污染攔蓄系統,對現有農田溝渠進行改造,利用溝渠坡度再造,聯接等手段,優化溝渠水網系統,合理、高效引導來水進入農田灌溉系統,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坡耕地徑流污染攔蓄系統,包括遍布于灌溉區(1c)內的截流溝渠(1),該截流溝渠(1)與引水渠(2)相接,引水渠(2)再連接至水窖(7);在所述引水渠(2)內設置有沉砂池(3),在引水渠(2)與水窖(7)相連處設有攔污網(4)。
進一步的,所述截流溝渠(1)的縱剖面為梯形,兩側溝沿與灌溉區(1c) 相接,在溝渠的側面和底面鋪設有多孔生態磚(1b),在生態磚(1b)的孔隙內種植有草本植物(1a)。
進一步的,所述截流溝渠(1)下底寬0.4m,上寬1.2m,溝深0.6m,坡度為1:0.67。
進一步的,所述沉砂池(3)為圓筒狀,橫截面半徑為45cm,高60cm。
進一步的,所述水窖(7)底層為塊石墊層(6),塊石墊層(6)之上以及側壁(5)為C20鋼筋混凝土層(8),C20鋼筋混凝土層(8)之外為1cm厚的砂漿面層。
進一步的,所述水窖(7)的容積由坡耕地降雨徑流量而定,所述坡耕地降雨徑流量由式(1)確定:
Q=Ψ·q·F (1)
式(1)中
F:農田匯水面積;
Ψ:綜合徑流系數;
q:設計暴雨強度;
式(2)中
P:暴雨重現期;
t:降雨歷時。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針對山地及農田徑流、農田回歸水,結合田間溝渠斷面的改造、溝渠生態系統修復、植物配種,削減農田面源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學,未經云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937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黃豆攪碎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保暖抑菌服裝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