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88413.1 | 申請日: | 201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3851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侯迪;孫添嬌;趙新媛;郭文婷;吳艷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4 | 分類號: | E02D15/04;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島市黃***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混凝土 緩沖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屬于混凝土施工設備領域,為解決混凝土骨料分離的問題而設計。本實用新型由頭節、標準節、尾節、減速電機、外殼、旋轉軸、螺旋葉片、振搗棒、底座、托板、擋板組成;所述的頭節頂部安裝有減速電機;所述的外殼分布在頭節、標準節、尾節的外圍,兩側有凸起的肋塊;所述的旋轉軸分布在頭節、標準節、尾節的中央,兩端分別設置榫頭、卯眼;所述的螺旋葉片分布在旋轉軸上;所述的振搗棒分布在尾節外殼內壁上;所述的底座設置有托板、進料口、擋板;所述的托板一端由鉸鏈連接底座,中部與底座之間由彈簧連接,另一端緊貼串筒外殼;所述的擋板長度可根據樁孔深度調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程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混凝土施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串筒,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
背景技術
串筒是垂直輸送混凝土過程中為了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而設置的一種筒狀物。混凝土在自由落體高度超過2米時就會發生離析現象,所以超過2米的樁基在澆筑混凝土時都要采用導管、串筒或者溜槽輸送。目前,大多數串筒采用串筒自身與混凝土摩擦及在串筒底部設置簡易緩沖裝置來減少混凝土的骨料分離。由于灌注樁樁孔普遍較深,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使用傳統串筒,混凝土還會產生骨料分離現象。而且,傳統串筒施工時還需要吊機、振搗棒全過程配合使用:一邊澆筑混凝土一邊用吊機提升串筒,一邊用振搗棒搗實混凝土,浪費機械臺班,增加施工成本。為解決以上問題,課題組開展了大量資料搜索、現場調研和相關實驗進行研究,發明了一種可自動搗實混凝土、自動提升、有效減少混凝土骨料分離的全自動串筒。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該串筒不僅可以自動密實混凝土,還可以自動提升,同時可有效減少混凝土骨料分離現象,結構簡單,工程實用性強,經濟技術可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它由頭節、標準節、尾節、減速電機、外殼、旋轉軸、螺旋葉片、振搗棒、底座、托板、擋板組成;所述的頭節頂部安裝有減速電機;所述的外殼分布在頭節、標準節、尾節的外圍,兩側有凸起的肋塊;所述的旋轉軸分布在頭節、標準節、尾節的中央,兩端分別設置榫頭、卯眼;所述的螺旋葉片分布在旋轉軸上;所述的振搗棒分布在尾節外殼內壁上;所述的底座設置有托板、進料口、擋板;所述的托板一端由鉸鏈連接底座,中部與底座之間由彈簧連接,另一端緊貼串筒外殼;所述的擋板長度可根據樁孔深度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使用方法是: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施工時,首先將串筒安置在樁孔上,根據樁孔的深度組裝串筒,保證串筒尾節底部和擋板底部觸及樁孔底,并將擋板嵌在外殼的空隙里,使外殼和擋板之間可以上下自由滑動;然后打開減速電機、振搗棒,待其運行穩定后,混凝土攪拌車在進料口澆灌混凝土,旋轉的螺旋葉片將混凝土緩慢運送至澆筑面,安置在尾節底部的三根振搗棒將混凝土振搗密實;隨著樁底混凝土的增多,旋轉的螺旋葉片與密實的混凝土之間產生擠壓作用,將串筒抬升;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使用吊機把擋板和底座一起拔出,移至下一個樁孔繼續施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由硬質金屬材料做成,其頭節、標準節、尾節的外殼之間由螺栓連接,旋轉軸之間榫卯連接,銷釘固定,可根據樁孔深度,增減標準節的數量調整串筒的長度,工程實用性強;安置在尾節底部的振搗棒和螺旋葉片通過振搗和擠壓使混凝土密實,不需要專門的工人振搗混凝土,節約了人工和機械臺班;由螺栓固定在頭節的減速電機帶動螺旋葉片轉動,通過擠壓密實的混凝土,螺旋葉片產生向上的升力(受力示意圖如圖7所示),配合安裝在底座的托板將串筒抬升,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需要吊機的配合,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工程成本;通過控制螺旋葉片的旋轉速度調節混凝土的下落速度,有效解決了混凝土因下落速度過快而產生的骨料分離問題,提高了工程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自動混凝土緩沖串筒,不僅可以利用自帶的振搗棒和旋轉的螺旋葉片自動搗實混凝土,還可以利用自身動力實現自動提升,同時利用螺旋葉片將混凝土運送到施工工作面,有效解決了混凝土骨料分離問題,結構簡單,技術經濟可行,工程實用性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884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