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心內科護理用人工呼吸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80582.0 | 申請日: | 2019-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843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霞;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海霞 |
| 主分類號: | A61H31/00 | 分類號: | A61H31/00;A61M16/00;A61M16/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寶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艷霞 |
| 地址: | 710043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科 護理 用人 呼吸 輔助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心內科護理用人工呼吸輔助裝置,包括螺紋連接管,螺紋連接管的上方安裝有下端延伸至螺紋連接管內部的上端進氣管,上端進氣管內設置有單向進氣閥,螺紋連接管的內部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有下端進氣管,下端進氣管的末端連接有唇齒撬動塊;下端進氣管的管壁上固定安裝有用于支撐嘴部的撐嘴罩,貫穿撐嘴罩的上方通過排氣管連接有氣流通斷閥門,且上端進氣管、螺紋連接管以及下端進氣管內部之間依次連通,本實用新型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觸,過程更加衛生安全;通過唇齒撬動塊的小段插入唇齒的內部,轉使患者口腔保持張開的狀態;通過手動開合氣流通斷閥門,控制患者口部的氣流通斷,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呼吸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心內科護理用人工呼吸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人工呼吸(cpr),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是指用人為的方法,運用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驟停者獲得被動式呼吸,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最基礎的生命。人的心臟和大腦需要不斷地供給氧氣。如果中斷供氧3~4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觸電、溺水、腦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搶救措施就是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以保持有效通氣和血液循環,保證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現場急救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對口(鼻)方法,或使用簡易呼吸囊。在醫院內搶救呼吸驟停患者還可使用結構更復雜、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機。在常溫下,人缺氧4-6分鐘就會引起死亡。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有效呼吸,以挽救其生命。
但是傳統的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方式對醫護人員來講很不衛生,而口對口人工呼吸也容易漏氣,對患者的舌體也無法進行調整,容易造成整個人工呼吸搶救過程失效,甚至使患者失去生命;施救者頻繁的轉移頭部,對患者口腔進行封閉以及開啟,造成施救者的頭部疲倦,人工呼吸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心內科護理用人工呼吸輔助裝置,本實用新型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觸,過程更加衛生安全;通過唇齒撬動塊的小段插入唇齒的內部,轉使患者口腔保持張開的狀態;通過手動開合氣流通斷閥門,控制患者口部的氣流通斷,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衛生以及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心內科護理用人工呼吸輔助裝置,包括螺紋連接管,所述螺紋連接管的上方安裝有下端延伸至螺紋連接管內部的上端進氣管,所述上端進氣管內設置有單向進氣閥,所述螺紋連接管的內部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有下端進氣管,所述下端進氣管的末端連接有唇齒撬動塊;所述下端進氣管的管壁上固定安裝有用于支撐嘴部的撐嘴罩,貫穿所述撐嘴罩的上方通過排氣管連接有氣流通斷閥門,且所述上端進氣管、螺紋連接管以及下端進氣管內部之間依次連通。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特征還在于,所述氣流通斷閥門包括套裝在排氣管頂部的排氣罩,所述排氣罩的頂部圓周外圍設置有透氣孔,所述排氣罩上活動套裝有螺紋蓋,所述螺紋蓋上設置有與所述透氣孔相對應的閥孔,所述排氣罩的上表面透氣孔的兩側還設置有限位凸條,所述限位凸條的側壁可與閥孔延伸至排氣罩內部的閥孔側壁相接觸,所述閥孔的下方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特征還在于,位于所述螺紋連接管的通道內壁與上端進氣管外壁之間設有密封墊片,位于所述密封墊片上方的上端進氣管的側壁固定設置有下端限位環,且所述螺紋連接管上端的通道內壁設置有向內凸起的上端限位環,所述上端限位環位于下端限位環的上方且外徑大于所述下端限位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特征還在于,所述唇齒撬動塊固定連接在所述下端進氣管下端,并將下端進氣管分隔成兩個流道,且所述流道的外側壁均形成向上的切角。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特征還在于,所述排氣管的內部設置有過濾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海霞,未經王海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805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結構簡單新型的電動自行車
- 下一篇:車輛鎖固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