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頭鎖緊裝置和設有該裝置的軸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67907.1 | 申請日: | 2019-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75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貝貝;王鵬;王海峰;喬國強;梅峰;鄺力銓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聯(鄭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9/12 | 分類號: | F16B39/12 |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葦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鎖緊螺母 內鎖緊螺母 內鎖緊件 外鎖緊件 鎖緊裝置 鎖緊螺母 鎖緊 本實用新型 緊裝置 軸頭鎖 軸頭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頭鎖緊裝置和設有該裝置的軸頭,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在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之間設置有內鎖緊件和外鎖緊件;所述內鎖緊件用于鎖緊內鎖緊螺母,所述外鎖緊件用于鎖緊外鎖緊螺母。在鎖緊裝置中設置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外鎖緊螺母設置有外鎖緊件,內鎖緊螺母設置有內鎖緊件,內鎖緊件和外鎖緊件能夠防止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的脫落,從而解決現有鎖緊裝置中鎖緊螺母容易脫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頭鎖緊裝置和設有該裝置的軸頭。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輪輪轂作為汽車整車行駛部分的重要承載件,是影響整車性能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不僅需要承受靜態時車輛本身垂直方向的載荷(包括自重載荷以及乘員和貨物的載重量),更需要承受在行駛時因啟動、制動、轉彎、風阻、石塊沖擊、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種動態載荷所產生的不規則應力。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產生橫向和縱向的載荷,同時伴隨著驅動力矩和制動力矩等,輪轂需要承受相當一部分載荷,車輛的行駛速度越快對輪轂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對輪轂有縱橫向振擺要小、平衡量和慣性矩要小、剛度強度要高等要求,所以需要在車橋設置鎖緊裝置將輪轂在橋頭鎖緊。
現有技術中的鎖緊裝置一般采用單鎖緊螺母加制動片鎖緊,這種鎖緊裝置在汽車行駛顛簸時容易造成鎖緊螺母松動,造成車輪松動,影響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有鎖緊裝置的軸頭,以解決現有鎖緊裝置中鎖緊螺母容易脫落的問題;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軸頭鎖緊裝置。
一種設有鎖緊裝置的軸頭,包括軸頭本體和鎖緊裝置,所述軸頭本體設置在滾子軸承的通孔內;
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在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之間設置有內鎖緊件和外鎖緊件;所述內鎖緊件用于鎖緊內鎖緊螺母,所述外鎖緊件用于鎖緊外鎖緊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軸頭本體設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外鎖緊件包括鎖緊墊圈,鎖緊墊圈的通孔設置有用于與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鎖緊墊圈的外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折彎后用于對外鎖緊螺母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墊圈的外部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第二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軸頭本體設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內鎖緊件包括制動墊圈,制動墊圈的通孔設置有用于與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內鎖緊螺母設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制動墊圈上設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與限位孔配合,用于對內鎖緊螺母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制動墊圈上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限位孔。
一種軸頭鎖緊裝置,包括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在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之間設置有內鎖緊件和外鎖緊件;所述內鎖緊件用于鎖緊內鎖緊螺母,所述外鎖緊件用于鎖緊外鎖緊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外鎖緊件包括鎖緊墊圈,鎖緊墊圈的通孔設置有用于與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鎖緊墊圈的外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折彎后用于對外鎖緊螺母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墊圈的外部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第二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軸頭本體設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內鎖緊件包括制動墊圈,制動墊圈的通孔設置有用于與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內鎖緊螺母設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制動墊圈上設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與限位孔配合,用于對內鎖緊螺母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制動墊圈上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限位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鎖緊裝置中設置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外鎖緊螺母設置有外鎖緊件,內鎖緊螺母設置有內鎖緊件,內鎖緊件和外鎖緊件能夠防止內鎖緊螺母和外鎖緊螺母的脫落,從而解決現有鎖緊裝置中鎖緊螺母容易脫落的問題。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聯(鄭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安聯(鄭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679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