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造口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52372.0 | 申請日: | 2019-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420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鄺云莎;劉艷青;馮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兒童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5/445 | 分類號: | A61F5/445;A61F5/449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車超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造口袋,包括底盤、固定器、內袋、外袋,所述底盤與所述固定器連接,所述固定器外側與所述內袋連接,所述內袋與所述固定器處于所述外袋內腔,且所述外袋的一端連接所述底盤,另一端設置有開口,所述內袋為網狀結構。本實用新型用于防止腸造口患者脫垂腸管復位后再次脫出,且易于操作及清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造口袋。
背景技術
造口袋是一類用于儲蓄人體排泄物如尿液、糞便的容器,適用于肛腸疾病、尿道疾病和雙腔造口人士。其結構主要由底盤和袋子構成,袋子用于盛裝從造口流出的排泄物,袋子與底盤相連,底盤與造口相連。現有造口袋的底盤主要通過粘黏的方式與造口周圍皮膚相連,所述腸道排泄口則固定在所述底盤的槽口中,但是腸造口術后部分患者會發生腸管脫垂,經醫生手法復位后,在腹內壓增加時極有可能再次脫出,脫出腸管護理困難,且易出現水腫、血運障礙甚至腸壞死,臨床中預防腸造口再次脫垂困難。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造口袋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于清潔,且防止腸道排泄口滑脫的造口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造口袋,包括底盤、固定器、內袋、外袋,所述底盤與所述固定器連接,所述固定器外側與所述內袋連接,所述內袋與所述固定器處于所述外袋內腔,且所述外袋的一端連接所述底盤,另一端設置有開口,所述內袋為網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器為中空的底座,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開口的直徑大于等于所述底盤的槽口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開口的直徑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開口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外袋設置有觀察口。
進一步地,所述內袋與所述固定器為一體式連接或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器為乳膠或硅膠材質。
進一步地,所述外袋為防水透明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內袋為乳膠或硅膠材質。
進一步地,所述內袋包括1~2個突起,所述突起為乳頭狀中空結構,所述突起的高度為1cm~2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造口袋,其利用據腸造口情況調節大小、形狀的固定器與內袋配合限制底盤處的腸道排泄口的滑脫,防止腸造口患者脫垂腸管復位后再次脫出,網狀內袋可保證腸造口糞便順利排出。內袋與固定器可通過拉鏈、扣合、掛鉤等方式連接,可以拆卸/更換大小合適的內袋;內袋外面還設置有外袋,通過開口可將內袋取出,且外袋開口寬大易于操作,便于調節固定器大小、進行造口袋的清潔等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造口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造口袋的固定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造口袋的底盤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造口袋的固定器的仰視圖;
其中,各附圖標記表示說明:
1-底盤;2-固定器;3-內袋;4-外袋;5-開口;6-第一開口;7-第二開口;8-槽口;9-拉鏈裝置;10-觀察口;11固定槽;12-固定柱。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兒童醫院,未經深圳市兒童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523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銀杏種植用采摘工具
- 下一篇:一種造口防漏貼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