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滲色色牢度測試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40296.1 | 申請日: | 2019-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601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仲;葉謀錦;高兵;陳文娥;李婷婷;汪珊;史志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郎(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試樣架 升降裝置 牢度測試儀 測試誤差 加液裝置 控制模塊 試驗容器 牢度 本實用新型 測試 測試過程 控制試驗 人工測試 試驗條件 信號連接 自動升起 準確度 有效地 試驗 加液 減小 取樣 升降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耐滲色色牢度測試儀,包括控制模塊、加液裝置、升降裝置、試樣架及試驗容器;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加液裝置和升降裝置信號連接;所述升降裝置用于控制所述試樣架的升降;所述試樣架的下方設置有試驗容器。目前主要對耐滲色色牢度的測試主要是通過人工測試,測試過程不標準嚴重影響耐滲色色牢度的測試結果,本設備能有效地避免了人工可能造成的記憶錯誤,降低取樣時人為觸碰到旁邊試樣造成測試誤差的風險,降低人為加液時的誤差,在達到設定試驗時間后控制試樣架自動升起,并發出提醒,嚴格控制試驗時間,提高測試的準確度,保證了試驗條件的一致性,減小測試誤差,使試驗的結果更加精確且快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滲色色牢度測試儀。
背景技術
紡織品的生產多數需要經過染色過程,為了去除紡織品表面未固著的染料,需要對染色后的紡織品進行反復的水洗及皂洗等過程。隨著款式設計的不斷創新,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拼接紡織品,有機面料與針織面料拼接,深色面料與淺色面料拼接,深淺印花、深淺色織間條紋,深色面料與深色面料拼接等。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的染色方式,拼接在一起后各自的色牢度存在差異,這些紡織品在洗滌后容易出現相互沾色的現象,染料通常是由深色部位向淺色部位遷移,造成淺色部位沾色嚴重,同時因為纖維成分和染色方法的不一致,深色與深色相拼時,如大紅大紫,亦會出現沾色現象,影響紡織品的外觀。因而深淺拼接、深淺印花或深淺色織間條紋面料的色牢度要求明顯高于單一顏色面料的色牢度要求。
表面有浮色的紡織品,在第一次洗滌時會發生掉色,輕微的掉色一般不會影響顏色的純正,但嚴重的掉色不僅會使面料本身的顏色明亮度、均勻度受到影響,也存在沾色到面料淺色部分的風險,嚴重影響了衣服美觀度,并增大了洗滌難度。
目前主要對耐滲色色牢度的測試主要是通過人工測試,需要人工采用固定高度的架子將試樣懸掛來測試,對于不同試樣規格的試驗,需要人工進行裁剪來適應,不能靈活自動調節試樣架的高度;且試樣架不可取下,人工上樣和取樣均不方便,上樣和取樣時人為觸碰到旁邊試樣造成測試誤差的風險較高,嚴重影響耐滲色色牢度的測試結果。同時溶液容易濺出,接觸人體并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在多組試驗分別進行時很容易出現記憶錯誤,人為加液時造成的誤差,均影響測試的準確性;目前人工進行測試時,當達到試驗時間當達到設定試驗時間后經常出現忘記取走試驗液的情況或出現工位混亂的情況,對于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嚴重影響,后續評定的結果會產生嚴重的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對深淺色拼接、深淺印花、深淺色織間條紋的紡織品進行反復的水洗及皂洗等過程后容易出現相互沾色的現象,若對同一試樣進行多次測試,人工加液的誤差可能對測試結果造成很大的差異,且在多組試驗分別進行時很容易出現記憶錯誤,后續評定的結果會產生嚴重的誤差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滲色色牢度測試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耐滲色色牢度測試儀,包括控制模塊、加液裝置、升降裝置、試樣架及試驗容器;
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加液裝置和升降裝置信號連接;
所述加液裝置包括儲液槽、加液泵、三軸聯動裝置、取液管道、加液管道及加液閥門;所述儲液槽和加液泵通過取液管道連接,所述三軸聯動裝置包括加液電機、X軸滑軌、Y軸滑軌、Z軸滑軌,所述加液管道入口與加液泵連接,加液管道出口設在Z軸滑軌的底部,所述加液閥門設置在加液管道上,優選地,設置在加液管道出口處;所述升降裝置用于控制所述試樣架的升降;所述試樣架的下方設置有試驗容器。
進一步的,還包括調壓閥,所述調壓閥設在加液管道上,用于調節加液裝置進行加液時的水壓。
進一步的,還包括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固定機構上,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模塊信號連接,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壓力傳感器信號判斷所述試樣架是否放置在所述固定機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郎(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利郎(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402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