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630001.2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5196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玖龍紙業(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599***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染料 稀釋 添加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包括底板、染料泵和水泵,所述染料泵和水泵的底部均通過螺栓與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底板頂部的中間通過固定環固定連接有漿管,染料泵和水泵的出水口分別連通有出料管和出水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相對的一端之間連通有混合筒,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技術領域。該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通過設置混合筒將稀釋水與染料在加入點附近混合,然后快速排到漿管內,減少了染料與稀釋水混合接觸的時間,可防止染料中的陰離子與水中的鈣鎂離子反應,減少沉積物的產生,且利用第一葉輪與第二葉輪受到溶液的沖擊時可反向轉動,再配合攪拌桿使用,可達到快速混合的效果,可避免染料稀釋不均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
背景技術
造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分有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于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后烘干成紙。手工則用有竹簾、聚酯網或銅網的框架,將分散懸浮于水中的纖維抄成濕紙頁,經壓榨脫水,再行曬干或烘干成紙。機制和手工兩種造出來的紙最大區別在于,由于手工紙采用人工打漿,紙槳中的纖維保存完好;機制紙采用機器打漿,紙漿纖維被打碎。使得手工紙在韌性拉力上大大優于機制紙。機制紙存在漿網速差導致纖維縱橫向分布不均,手工紙不存在纖維縱橫向分布比例不均,特別體現在書畫用紙上。
造紙廠生產的紙張大多都需要染色處理,染料為高濃度濃縮液,使用時需先稀釋后加入紙機流送系統,因造紙廠染料稀釋用水的質量不盡相同,而管道較長,硬度較高的水質會與染料中的陰離子反應,易在管道內壁和閥門處形成沉積物,當沉積物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會脫落,在成紙上產生色點,嚴重時將堵塞染料管道,造成停機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濃縮染料與稀釋水先混合,然后通過一個泵排到紙機流送系統內,硬度較高的水質會與染料中的陰離子反應,在管道內壁和閥門處形成沉積物,影響成紙質量和堵塞染料管道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包括底板、染料泵和水泵,所述染料泵和水泵的底部均通過螺栓與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底板頂部的中間通過固定環固定連接有漿管,所述染料泵和水泵的出水口分別連通有出料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料管和出水管相對的一端之間連通有混合筒,且混合筒的底部與漿管的頂部之間連通有混合短管,所述混合筒內表面的頂部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表面且位于混合筒的內部從上到下依次固定連接有攪拌桿和第一葉輪,所述轉軸的底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葉輪。
優選的,所述混合筒的底部開設有與短管的頂端相連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有穩定架,且穩定架套設在轉軸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混合筒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混合筒內壁的右側且位于進料口的外部連通有蜂窩板,且蜂窩板的左側連通有加壓噴嘴。
優選的,所述混合短管的表面設置有第一手動閥,所述出料管和出水管的表面均設置有止回閥和第二手動閥。
優選的,所述混合筒的前后兩側均通過固定架與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染料泵和水泵的進水口分別連通有進料管和進水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葉輪與第二葉輪表面葉輪的朝向相反。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染料稀釋添加的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玖龍紙業(天津)有限公司,未經玖龍紙業(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6300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呼吸科探管式給藥器
- 下一篇:一種碎漿機自動除塵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