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S-CO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98420.2 | 申請日: | 2019-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000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余萬;龔棋超;高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1K7/32 | 分類號: | F01K7/32;F01K11/02;F01K13/00;F01K23/02;F01K25/10 |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回路 熱源回路 核電廠 核能發電系統 低溫換熱器 高溫換熱器 熱效率 低溫熱源 梯級利用 輸出功 預壓縮 再壓縮 冷源 分流 傳遞 | ||
1.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是:包括熱源回路、S-CO2循環回路和ORC回路;
所述的熱源回路包括高溫換熱器(1)、低溫換熱器(9)和冷卻劑泵(16),高溫換熱器(1)的第一進口與核反應堆(15)連接,高溫換熱器(1)的第一出口與低溫換熱器(9)的第一進口連接,低溫換熱器(9)的第一出口與冷卻劑泵(16)的進口連接;
所述的S-CO2循環回路包括高溫換熱器(1)、高溫回熱器(2)、低溫回熱器(3)、冷卻器(4)、壓縮機(5)、再壓縮機(6)、預壓縮機(7)、透平(8),高溫換熱器(1)第二進口與高溫回熱器(2)的第一出口連接,高溫換熱器(1)的第二出口與透平(8)的進口連接,高溫回熱器(2)的第一進口與低溫回熱器(3)的第二出口相連,高溫回熱器(2)的第二進口與透平(8)的出口相連,高溫回熱器(2)的第二出口與預壓縮機(7)的進口相連,預壓縮機(7)的出口與低溫回熱器(3)的第一進口相連,低溫回熱器(3)的第一出口與冷卻器(4)的第一進口連接,低溫回熱器(3)的第一出口與再壓縮機(6)的進口連接,再壓縮機(6)的出口與低溫回熱器(3)的第二進口連接,冷卻器(4)的第一出口與壓縮機(5)的進口連接,壓縮機(5)的出口與低溫回熱器(3)的第二進口連接;
所述的ORC回路包括低溫換熱器(9)、膨脹機(10)、冷凝器(11)、工質泵(12)、冷卻器(4),低溫換熱器(9)的第二出口與膨脹機(10)的進口連接,低溫換熱器(9)的第二進口與冷卻器(4)的第二出口連接,膨脹機(10)的出口與冷凝器(11)的進口相連,冷凝器(11)的出口與工質泵(12)的進口相連,工質泵(12)出口與冷卻器(4)第二進口相連,冷凝后的飽和工質經由工質泵(12)送入到冷卻器(4)中與CO2氣體進行換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O2循環回路中采用超臨界CO2作為工質,ORC回路中采用R123或R227ea作為工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O2循環回路中的冷卻器(4)同時作為ORC回路中的預熱器來預熱有機工質。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O2循環回路中有機工質經過低溫換熱器(9)轉化成飽和蒸汽或過熱蒸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11)中的冷卻介質為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CO2循環與ORC循環結合的核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8)還與第一發電機(13)連接,所述的膨脹機(10)還與第二發電機(1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984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