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平衡孔的排水葉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94327.4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0623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蕭裕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東坑合利美電子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22 | 分類號: | F04D29/22;F04D29/24;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祁建國 |
| 地址: | 52344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平衡 排水 葉輪 | ||
一種具有平衡孔的排水葉輪,包含有:一軸心,徑向向外延伸多個主葉片;一環狀底板,設于該多個主葉片的底部,該環狀底板的底面沿著該環狀底板外圍的圓周方向呈波浪狀起伏;一環狀壁,以其底緣設于該環狀底板的外緣,且該環狀壁的底緣隨該環狀底板的波浪狀起伏而起伏;該環狀底板設有上下貫穿的多個平衡孔,該多個平衡孔靠近該環狀壁。各該平衡孔位于各該主葉片的下方或其旋轉方向的后方,且與各該主葉片后方的空間相連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排水裝置有關,特別是指設置于排水泵內的一種具有平衡孔的排水葉輪。
背景技術
冷氣用的排水泵會產生噪音,部分是來自排水葉輪上的葉片撞擊水中所夾帶的氣泡造成其破裂所發出的聲響,或是撞擊氣泡后因阻力的改變而引發的振動所造成。因此,如果能降低葉輪上的葉片在撥水時對氣泡的撞擊力道或狀況,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噪音。
中國臺灣第I499724號專利,提供了一種排水泵浦,其將大徑葉輪分為內、外側葉輪(此處的葉輪稱為葉片較適合),并通過內、外葉片的交互設置關系,于渦流形成時,使氣泡朝旋轉方向向下游側逃竄而減少對葉輪的撞擊,并降低因氣泡破裂所衍生的噪音,以及因氣液混合流的沖撞負荷所衍生的振動。然而,本案創作人發現,在葉輪轉動時,位于葉輪上方的氣泡通常會存留在葉片的旋轉方向的后方并緊貼葉片,且因離心力的緣故而會存留在葉片的末端靠近葉輪外圍的位置,因此,前述案件雖然對氣泡進行了導引,然而其導引的路徑過長,無法有效且快速的讓氣泡向下導出。
日本特許第5707086號專利,揭露了一種排水泵浦,其葉輪上設置有多個流路穴(圖號250),且這些流路穴位于其主葉片以及輔助葉片之間,且平均的分布于葉片之間的中點,這些流路穴主要可以提供水由葉輪下方往上流至上方,或是讓水由葉輪上方流至下方,而使得水不會由中央的貫通穴(圖號252)通過。此案主要是利用水壓平衡的效果來使得水會自然的經由這些流路穴通過,進而達到葉輪上下的水壓平衡的狀態。然而,此案所揭露的流路穴僅能提供水壓平衡的效果,對于空氣中含有油的環境能提供良好的排水效果,但并沒有對于水中的氣泡的處理有任何的技術說明。此外,由于在葉輪轉動時,若水中存有氣泡,則通常會存留在葉片的旋轉方向的后方并緊貼葉片,因此,此案的流路穴并無法對于氣泡提供有效的排出路徑。
實用新型內容
由上述的現有技術可知,目前已知的排水泵的排水葉輪都未能提供有效的氣泡排出機制,因此,本實用新型即針對此點,提出一種具有平衡孔的排水葉輪,其設置了多個平衡孔,而可有效的將水中的氣泡予以排出,使其不會存留于葉片的后方,進而可以大幅減少噪音以及振動。
為了達成上述效果,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平衡孔的排水葉輪,包含有:一軸心,頂端具有一連接槽,用以連接一驅動軸而受驅動旋轉,該軸心徑向向外延伸多個呈立壁狀的主葉片,依各該主葉片向外延伸的方向所形成的虛擬線定義為一虛擬延伸線;一環狀底板,設于多個該主葉片的底部,且該環狀底板與該軸心相隔預定距離,使該軸心、多個該主葉片以及該環狀底板之間形成多個鏤空部;該環狀底板的底面沿著該環狀底板外圍的圓周方向呈波浪狀起伏;一環狀壁,以其底緣設于該環狀底板的外緣,且該環狀壁的底緣隨該環狀底板的波浪狀起伏而起伏,該環狀壁的頂緣呈波浪狀起伏,該環狀壁的底緣高時頂緣也高,底緣低時頂緣也低;該環狀底板設有上下貫穿的多個平衡孔,多個該平衡孔靠近該環狀壁且孔緣與該環狀壁的距離小于1公厘;依據該軸心連同多個該主葉片的旋轉方向,各該平衡孔位于各該主葉片的下方或其虛擬延伸線的旋轉方向的后方,且與各該主葉片后方的空間相連通,而不會位于該主葉片的虛擬延伸線的旋轉方向的前方;其中,一該平衡孔位于一該主葉片的后方時,該平衡孔的孔緣與該主葉片的距離小于1公厘。
由此,在實際運轉時,氣泡不會存留于葉片的后方,而是由該多個平衡孔向外排出,進而解決了氣泡所可能引發的噪音及振動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東坑合利美電子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東坑合利美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943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