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65600.0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4836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東升;李健偉;陳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00 | 分類號: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構件 模具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涉及預制構件模具固定技術領域,其包括槽鋼和螺絲,槽鋼包括固定板和兩個折彎側板,兩個折彎側板分別位于固定板的兩側,兩個折彎側板均垂直于固定板且與固定板一體設置,螺絲貫穿固定板表面并與預制構件模具上的螺紋槽螺紋連接,折彎側板的兩端均開設有卡口。本實用新型具有固定牢固、周轉次數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制構件模具固定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制作疊合板、墻板和預制板等預制構件時,需要將預制構件側模板固定在底模板上,由于不能破壞平整的預制構件模具,所以不能在預制構件模具上打孔攻絲,只能使用模具固定裝置來固定模具。
現有的模具固定裝置多采用磁盒,但現有的磁盒多采用推進側模板的方式來固定側模板和底模板,模板容易造成上下移動和變形,并且磁盒的周轉使用次數較少,造成成本增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其具有固定牢固,周轉次數高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包括槽鋼和螺絲,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鋼包括固定板和兩個折彎側板,兩個所述折彎側板分別位于固定板的兩側,兩個所述折彎側板均垂直于固定板且與固定板一體設置,所述螺絲貫穿固定板表面并與預制構件模具上的螺紋槽螺紋連接,所述折彎側板的兩端均開設有卡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槽鋼和螺絲固定側模板和底模板,避免了在底模板上打孔,提高模具的使用次數,采用槽鋼代替磁盒,提高周轉次數,利用卡口將側模板卡合在底模板上,避免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側模板發生上下移動以及變形的情況,槽鋼固定更加牢固。
所述卡口為直角方形卡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卡口設置為直角方形卡口,其更加契合具有直角邊的側模板,從而固定更加穩固。
所述折彎側板兩端底角處還開設有弧形開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折彎側板底角處開設弧形開口,弧形開口可設置為四分之一圓形開口,其中可穿設鋼筋或筋條,從而可與側模板上的輔助定位三角板配合,以進一步固定側模板和底模板,避免側模板發生偏移和變形。
所述固定板表面開設有腰型調節孔,所述腰型調節孔與折彎側板平行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根據側模板上的底板寬度來調節槽鋼的進出尺寸,使得槽鋼中的卡口更加契合側模板,固定穩固。
所述折彎側板的底邊設置為齒型側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澆筑混凝土后,由于混凝土對側模板具有一定的擠壓力,此時側模板對槽鋼具有擠壓力,螺絲與固定板表面容易發生滑動,將折彎側板的底邊設置為齒型側邊,以增大其摩擦系數,從而減小槽鋼與底模板相對滑動的幾率。
所述預制構件模具固定裝置還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焊接在預制構件模具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螺帽焊接在預制構件模具上,從而避免直接在預制構件模具上開槽和開設內螺紋,提高預制構件模具使用壽命。
所述固定板和折彎側板之間的夾角處一體設置有端截面為三角形的加強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固定板和折彎側板夾角處設置加強塊,達到加強固定板和折彎側板的作用,避免槽鋼使用時出現變形的情況,提高其周轉次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656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字牌組裝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刮刀3D打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