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65525.8 | 申請日: | 201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924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 發明(設計)人: | 汪裕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中科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61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橫梁 方形框架 激光位移傳感器 計數器 本實用新型 第一絲桿 測量 蜂鳴器 支撐桿 土樣 巖土 收縮 激光定位裝置 自動試驗裝置 等時間間隔 測量數據 電性連接 非接觸式 驅動電機 試驗設備 手動調整 重復記錄 轉動設置 螺紋套 任意點 滑槽 滑移 測試 | ||
1.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框架(1)和用于放置土樣的支座(2),所述方形框架(1)的頂端固定有第一橫梁(3),所述第一橫梁(3)內轉動設置有第一絲桿(4),所述第一絲桿(4)周側螺紋套設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橫梁(3)設置的支撐桿(5),所述第一橫梁(3)的兩側開設有與所述支撐桿(5)兩端滑移適配的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橫梁(3)的一端固定有驅動所述第一絲桿(4)轉動的第一驅動電機(7),所述支撐桿(5)朝向所述支座(2)的一側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絲桿(4)的軸線的方向滑移設置有激光位移傳感器(8);
所述方形框架(1)上活動設置有計數器(9)和蜂鳴器(10),所述計數器(9)與所述蜂鳴器(10)和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8)均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5)的兩端朝向所述支座(2)所處的一側共同固定連接有平行于所述支撐桿(5)設置的第二橫梁(11),所述第二橫梁(11)內轉動設置有第二絲桿(12),所述第二絲桿(12)的周側固定有滑塊(13),所述滑塊(13)朝向所述支座(2)的一側與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8)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梁(11)開設有與所述滑塊(13)滑移適配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橫梁(11)的一端固定有驅動所述第二絲桿(12)轉動的第二驅動電機(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于所述第一橫梁(3)所處的一端固定有兩個導向桿(16),所述導向桿(16)平行于所述第一絲桿(4)設置,所述支撐桿(5)的兩端分別套設于兩個所述導向桿(16)周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于所述支座(2)所處的一端固定有兩個L形扣板(17),所述L形扣板(17)與所述方形框架(1)底部形成插接槽(18),所述支座(2)的兩側固定有與所述插接槽(18)插接適配的插接條(1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于所述L形扣板(17)所處的一側固定有定位板(2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于所述定位板(20)所處的一側且于遠離所述定位板(20)的一端活動設置有兩個定位螺桿(21),所述定位螺桿(21)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橫梁(3)所處的一側延伸設置、并螺紋連接有定位螺母(22),所述定位板(20)、所述L形扣板(17)、所述定位螺桿(21)圍成用于放置所述支座(2)的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開設有與所述定位螺桿(21)滑移適配的腰形槽(2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巖土收縮自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于所述計數器(9)和蜂鳴器(10)所處一側固定有兩個安裝盒(24),所述安裝盒(24)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計數器(9)和所述蜂鳴器(10)的容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中科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中科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6552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