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57551.6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34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康;朱和平;陳磊;蘇小婷;蒲路;景曉東;劉翔;倪娜;劉煜;郭智剛;王樂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西安南風云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39/02 | 分類號: | B64C39/02;B64D47/08;B64D4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2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溝 巡檢 無人機 平衡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包括成像補光燈、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攝像頭、碳纖維球籠、垂直旋轉云臺、電控模塊、平衡圓環、平衡塊、無人機模塊;所述垂直旋轉云臺設置在碳纖維球籠內,所述成像補光燈、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攝像頭分別設置在垂直旋轉云臺上;所述垂直旋轉云臺的下側設置電控模塊;所述平衡圓環通過滾動軸承與碳纖維球籠相連,所述平衡圓環的下側與無人機模塊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代替人工進行查看,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快速探查情況,便于快速設計搶修方案,節約時間,減少損失,日常巡檢,可快速巡檢電纜及地下溝道,也可巡查電纜終端塔高處細節;可入地、可上天,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發展,電網建設、運行、安全壓力成倍增加。城市電纜網絡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開展電纜溝道的環境監測是電力系統安全生產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大規模建設電纜溝道環境監測系統不僅投資規模大,而且施工過程復雜難以實現快速的覆蓋。
目前電纜及通道的巡檢管理基本處于粗放式的,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和器具,因此研發一種針對電纜及通道運行環境進行監測的小型化無人機系統對于日常電纜溝道的快速巡視、重點線路特訓以及故障現場勘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包括成像補光燈、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攝像頭、碳纖維球籠、垂直旋轉云臺、電控模塊、平衡圓環、平衡塊、無人機模塊;所述垂直旋轉云臺設置在碳纖維球籠內,所述成像補光燈、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攝像頭分別設置在垂直旋轉云臺上;所述垂直旋轉云臺的下側設置電控模塊;所述平衡圓環通過滾動軸承與碳纖維球籠相連,所述平衡圓環的下側與無人機模塊固定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垂直旋轉云臺、電控模塊均固定在平衡圓環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平衡圓環位于碳纖維球籠的中間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碳纖維球籠由多個子連接單元依次連接組成;每個子連接單元由六根碳纖維桿與碳纖維桿卡座構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碳纖維球籠底部設有平衡塊。
上述方案中,所述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攝像頭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成像補光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代替人工進行查看,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快速探查情況,便于快速設計搶修方案,節約時間,減少損失,日常巡檢,可快速巡檢電纜及地下溝道,也可巡查電纜終端塔高處細節;可入地、可上天,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高一種電纜溝巡檢籠式無人機自平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西安南風云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西安南風云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575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茶籽晾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節能環保過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