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53213.5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00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路文新;石福貴;陳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泰能鴻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1/00 | 分類號: | B29C31/00;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沖 手模 減震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套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采用手模彎臂與手模模型之間設置有減震機構,通過減震機構的作用,解決了手套生產過程中手模因角度轉換過程中極易受到剛性沖擊,進而導致其上部丁腈膠不均勻,使得加工出來的手套質量較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套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手套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是將手模模型懸掛起來,經由多道工序進而得到所加工的手套,然而由于手模經常會在大范圍進行角度的變換,從而適應各個工序的加工流程,在角度轉換的過程中,極易導致手模受到較大的剛性沖擊,從而使得手模的使用壽命降低,同時還會影響其上部的丁腈膠發生薄厚不均勻影響手套成型的情況,為此,急需研究出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采用手模彎臂與手模模型之間設置有減震機構,通過減震機構的作用,解決了手套生產過程中手模因角度轉換過程中極易受到剛性沖擊,進而導致其上部丁腈膠不均勻,使得加工出來的手套質量較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減震機構、手模彎臂和手模模型;減震機構與手模彎臂之間采用軸承連接;減震機構與手模模型之間采用卡接;減震機構包括縱向緩沖裝置、周向緩沖裝置和緩沖傳動件;縱向緩沖裝置和周向緩沖裝置之間采用螺栓連接。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縱向緩沖裝置包括上卡盤和下卡盤;上卡盤上部周圈均勻設置有弧形通槽;下卡盤內部周圈均勻設置有弧形凹槽;上卡盤和下卡盤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和導向桿;第一彈簧兩端分別與上卡盤和下卡盤之間采用卡接;導向桿一端與弧形通槽卡接;導向桿另一端與弧形凹槽滑動連接。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周向緩沖裝置包括上蓋板和下蓋板;上蓋板下部周圈均勻設置有矩形卡槽和第一通孔;下蓋板上部周圈均勻設置有鍥形卡槽和第二通孔;鍥形卡槽內部設置有第二彈簧;鉚釘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別與上蓋板和下蓋板卡接;下蓋板居中位置設置有花鍵槽。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緩沖傳動件上部一端與縱向緩沖裝置之間采用軸承卡接;緩沖傳動件下部設置有花鍵齒;花鍵齒與周向緩沖裝置之間采用滑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上卡盤和下卡盤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和導向桿,此結構有利的減緩了手模模型受到來自縱向方向的剛性沖擊;2、通過契形卡槽內部設置有第二彈簧,此結構有利的減緩了手模模型受到來自周向方向的剛性沖擊。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減震機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縱向緩沖裝置示意圖。
圖4為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周向緩沖裝置示意圖。
圖5為一種緩沖式手模減震機構緩沖傳動件示意圖。
圖中:1、減震機構;2、縱向緩沖裝置;3、周向緩沖裝置;4、緩沖傳動件;101、手模彎臂;102、手模模型;201、上卡盤;202、下卡盤;203、弧形通槽;204、弧形凹槽;205、第一彈簧;206、導向桿;301、上蓋板;302、下蓋板;303、矩形卡槽;304、第一通孔;305、鍥形卡槽;306、第二通孔;307、第二彈簧;308、花鍵槽;401、花鍵齒。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泰能鴻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北泰能鴻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532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自動丁腈手套脫模裝置
- 下一篇:翻頁式光分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