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38113.5 | 申請日: | 2019-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175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陸永躍;王曉亮;李慎磊;程西;金鐵林;肖喜伍;崔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紅火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10 | 分類號: | A01M1/10 |
| 代理公司: | 11319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入口管 觀察罩 紅火蟻 容納空間 頂蓋 本實用新型 巢穴 開口 捕捉器 飛蟻 入口管入口 側壁連接 向上延伸 底端 正對 捕捉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包括:入口管、與所述入口管連接的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圍繞所述入口管的觀察罩和頂蓋;所述觀察罩的底端與所述入口管的側壁連接,頂端高于所述入口管向上延伸且具有開口;所述頂蓋設置于所述觀察罩的開口之上,由所述觀察罩和所述頂蓋形成容納空間,且所述入口管部分置于所述容納空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設置于紅火蟻巢穴上方,觀察罩和頂蓋形成容納空間,正對巢穴開口的入口管入口可以引導婚飛期的紅火蟻進入容納空間,從而實現對婚飛期紅火蟻的捕捉。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昆蟲捕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
背景技術
在中國,紅火蟻是一種入侵生物,其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以難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蟻,則指被其蜇傷后會出現火灼感。紅火蟻分布廣泛,為極具破壞力入侵生物之一。
紅火蟻自然繁殖中以生殖蟻的婚飛擴散較為持續和有規律。紅火蟻沒有特定的婚飛時期(交配期),成熟蟻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蟻形成。雌、雄蟻飛到約90~300米高的空中進行婚飛配對與交配。
在現有技術中,主要使用粘性誘餌進行紅火蟻的捕捉,但針對的是全體紅火蟻,其無法針對紅火蟻的品級定向捕捉特定品級的紅火蟻。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包括:入口管、與所述入口管連接的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圍繞所述入口管的觀察罩和頂蓋;
所述觀察罩的底端與所述入口管的側壁連接,頂端高于所述入口管向上延伸且具有開口;所述頂蓋設置于所述觀察罩的開口之上,由所述觀察罩和所述頂蓋形成容納空間,且所述入口管部分置于所述容納空間。
可選地,所述入口管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入口管的第一端口設于所述觀察罩之內,所述入口管的第二端口設于所述觀察罩之外,所述第一端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端口的尺寸。
可選地,所述頂蓋不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
可選地,所述觀察罩內表面光滑。
可選地,所述入口管內表面粗糙,且外表面光滑。
可選地,所述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還包括:設于所述觀察罩底端的多個支腳槽,以及與所述多個支腳槽連接的多個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嵌入所述支腳槽,另一端固定于地面。
可選地,還包括:圍繞所述第二端口的隔離罩,所述隔離罩頂端與所述入口管貼合,底端固定于地面。
可選地,所述觀察罩為透明材質。
可選地,所述觀察罩為圓柱形結構。
可選地,所述頂蓋外表面有把手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設置于紅火蟻巢穴上方,觀察罩和頂蓋形成容納空間,正對巢穴開口的入口管入口可以引導婚飛期的紅火蟻進入容納空間,從而實現對婚飛期紅火蟻的捕捉。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具有可觀察的透明觀察罩,可方便對捕捉到的紅火蟻進行觀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的主視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紅火蟻婚飛蟻捕捉器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紅火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紅火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381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