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遙控折疊棱鏡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0537145.3 | 申請日: | 2019-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731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冀;彭友志;張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地震計量檢定與測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5/00 | 分類號: | G01C25/00;G02B7/18 |
| 代理公司: | 42247 武漢紅觀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陳凱<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射棱鏡 無線傳輸模塊 驅動模塊 位置檢測模塊 遠程控制端 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 電源模塊 信號連接 折疊 等高設置 電性連接 棱鏡裝置 現(xiàn)場調整 遙控控制 遠程控制 直線排列 棱鏡 基線 遙控 覆蓋 通信 組建 | ||
1.一種遙控折疊棱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折射棱鏡座(1)和遠程控制端(2),若干折射棱鏡座(1)直線排列且等高設置;所述折射棱鏡座(1)包括本地控制器(11)、折射棱鏡(12)、驅動模塊(13)、位置檢測模塊(14)、本地無線傳輸模塊(15)和本地電源模塊(16),本地控制器(11)與驅動模塊(13)、位置檢測模塊(14)和本地無線傳輸模塊(15)信號連接,本地電源模塊(16)分別與本地控制器(11)、驅動模塊(13)、位置檢測模塊(14)和本地無線傳輸模塊(15)電性連接;驅動模塊(13)還與折射棱鏡(12)連接;本地無線傳輸模塊(15)與遠程控制端(2)信號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遙控折疊棱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控制器(11)為STM32F103C8T6單片機;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20與電阻R1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1另一端接地;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41分別與電阻R2的一端和電容C1的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引腳34與電阻R3的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引腳37與電阻R4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4另一端接地;引腳6分別與晶振Y1的一端和電容C2的一端并聯(lián),引腳5分別與電容C3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并聯(lián),電容C2的另一端與電容C3的另一端并聯(lián)后接地;引腳44與電阻R5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5另一端接地;引腳7分別與電容C4的一端和電阻R6的一端并聯(lián),電容C4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6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引腳24、引腳36、引腳48和引腳9并聯(lián)后與3.3V電源電性連接;引腳23、引腳35、引腳47和引腳8并聯(lián)后接地,3.3V電源與接地端之間并聯(lián)有耦合電容器C5、C6、C7和C8。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遙控折疊棱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模塊(13)包括直流電機M和電機驅動芯片,電機驅動芯片分別與本地控制器(11)和直流電機M電性連接;電機驅動芯片為L298N;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26與電阻R7的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分別與三極管Q1的基極、電阻R8的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正極并聯(lián),電阻R8的另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極、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和二極管D1的正極并聯(lián)后接地,三極管Q1的集電極分別與二極管D1的負極、電阻R9的一端和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6并聯(lián),電阻R9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27與電阻R10的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分別與三極管Q2的基極、電阻R11的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2的正極并聯(lián),電阻R11的另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2的負極、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和二極管D2的正極并聯(lián)后接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分別與二極管D2的負極、電阻R12的一端和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5并聯(lián),電阻R12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28與電阻R13的一端電性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分別與三極管Q3的基極、電阻R14的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3的正極并聯(lián),電阻R14的另一端和發(fā)光二極管LED3的負極、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和二極管D3的正極并聯(lián)后接地,三極管Q3的集電極分別與二極管D3的負極、電阻R15的一端和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7并聯(lián),電阻R15的另一端與3.3V電源電性連接;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8、引腳1和引腳15并聯(lián)后接地;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9與5V電源電性連接;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2與二極管D5的正極、二極管D7的負極和直流電機M的一端并聯(lián),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3與二極管D6的正極、二極管D8的負極和直流電機M的另一端并聯(lián),二極管D7的正極與二極管D8的正極電性連接;電機驅動芯片L298N的引腳4分別與二極管D5的負極、二極管D6的負極和電阻R16的一端并聯(lián),電阻R16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阻R17的一端、電容C9的一端、二極管D4的負極和本地控制器(11)的引腳12并聯(lián);二極管D4的正極、電容C9的另一端和電阻R17的另一端并聯(lián)后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地震計量檢定與測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武漢地震計量檢定與測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3714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工程測量儀器檢校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檢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