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旋彈簧型電子把手鎖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12102.X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36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廖廣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凱利萊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1/00 | 分類號: | E05B1/00;E05B3/00;E05B15/00;E05B49/00;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許英偉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彈簧 電子 把手 | ||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螺旋彈簧型電子把手鎖,包括離合機構,離合機構包括方棒、方棒接頭、離合銷和電機,方棒接頭設有電機,電機延伸轉動桿,轉動桿設有離合銷,轉動桿穿設有螺旋彈簧,螺旋彈簧在離合銷內,轉動桿設有橫桿,轉動桿轉動時,橫桿沿螺旋彈簧移動,帶動離合銷移動,離合銷的兩側凸出卡桿,方棒接頭設有轉動桿移動的孔槽,孔槽外側開有卡桿移動的滑槽,卡桿常置于滑槽內,方棒向電機方向延伸連接頭,連接頭插入孔槽,連接頭對應卡桿設有卡槽,使用者通過刷卡開鎖、生物識別開鎖或者密碼開鎖即可驅動離合機構進行連接,然后轉動外握桿即可打開鎖,該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適合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把手鎖,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螺旋彈簧型電子把手鎖。
背景技術
電子把手鎖是將傳統的鑰匙開鎖、刷卡開鎖、生物識別開鎖或者密碼開鎖移植到門把手上,實現多種形式的把手開鎖。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電子把手鎖的功能性、裝飾性、簡潔性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門把手鎖結構復雜、松散、不集中,所需安裝空間大,其很多部件安裝在把手內,造成其結構復雜,維修及十分麻煩,可靠性也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螺旋彈簧型電子把手鎖,其將各部件集中在縱向離合機構內,結構簡單,維修簡單,可靠性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螺旋彈簧型電子把手鎖,包括離合機構,所述離合機構包括方棒、方棒接頭、離合銷和電機,所述方棒接頭設有所述電機,所述電機延伸轉動桿,所述轉動桿設有離合銷,所述離合銷為框型結構,所述轉動桿穿設有螺旋彈簧,螺旋彈簧在所述離合銷內,所述轉動桿設有橫桿,所述轉動桿轉動時,所述橫桿沿所述螺旋彈簧移動,帶動所述離合銷移動,所述離合銷的兩側凸出卡桿,所述方棒接頭設有轉動桿移動的孔槽,所述孔槽外側開有卡桿移動的滑槽,卡桿常置于所述滑槽內,所述方棒向所述電機方向延伸連接頭,所述連接頭插入所述孔槽,所述連接頭對應所述卡桿設有卡槽。
進一步,所述方棒接頭包括外把手頭和延伸的接頭件,所述外把手頭設有所述電機,所述接頭件設有轉動桿移動的孔槽。
進一步,還包括外握桿和內握桿,所述外握桿通過外把手連接外鎖蓋,所述內握桿通過內把手連接內鎖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設有第一內腔,所述第一內腔由外握桿到內依次設有電子開鎖裝置、電路板、電池和離合機構,所述內把手設有第二內腔,所述第二內腔由內握桿到外依次設有彈簧和內把手頭,所述方棒插入所述內把手頭,所述彈簧頂住所述方棒。
進一步,所述框型結構前后均設有轉動桿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所述外把手頭一端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內設有所述電機。
進一步,所述電子開鎖裝置為刷卡開鎖、生物識別開鎖或者密碼開鎖。
進一步,所述電機通過環形陣列排布的螺釘和外把手頭固接。
進一步,所述方棒接頭外側面設有外卡凸,外把手對應外卡凸開有外卡口,內把手頭設有內卡凸,內把手對應內卡凸設有內卡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凱利萊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凱利萊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121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火電纜
- 下一篇:一種攪拌效果好的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