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雙軸攪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02040.4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86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國忠;胡志強;李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申嘉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陳國俊 |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攪拌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雙軸攪拌機,屬于攪拌設備領域。包括立柱、平衡梁、料筒、主軸、輔軸、頂升裝置和卡箍;所述立柱上設有平衡梁,平衡梁上安裝有攪拌用的主軸和輔軸,主軸、輔軸分別由固定在立柱上方兩側的主軸電機和輔軸電機驅動,主軸正下方設有可移動的料筒,所述頂升裝置位于料筒下方,頂升裝置包括頂升平臺,頂升平臺固定在底部的油缸上,油缸固定在地坑內,頂升平臺上設有支柱,支柱上設有固定座,所述卡箍通過支軸安裝在固定座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通過頂升裝置升降料筒,可以使料筒在合適的高度以配合主軸、輔軸進行攪拌,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攪拌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雙軸攪拌機。
背景技術
在抗滴落劑生產過程中,將原料聚四氟乙烯與輔料經反應釜反應后,再離心脫水,脫水后得到團狀的粉料,再投入到雙軸攪拌機中攪拌,使團狀的粉料變為顆粒狀的粉料。雙軸攪拌機主要包括立柱、橫梁和料筒,橫梁上設有兩個電機分別驅動兩個攪拌軸對料筒內的物料進行攪拌,由于料筒需要移動以方便進出料,而且需要控制攪拌軸位于料筒內的深度。
現有的雙軸攪拌機的立柱采用液壓升降式的,通過升降立柱來改變攪拌軸的高度,但是攪拌機的電機、攪拌軸、橫梁的主要負重都是通過立柱來承重的,從而使得立柱升降緩慢,控制不易,造價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缺陷與不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雙軸攪拌機,結構簡單,成本低,通過頂升裝置升降料筒,可以使料筒在合適的高度以配合主軸、輔軸進行攪拌,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雙軸攪拌機, 包括立柱、平衡梁、料筒、主軸、輔軸、頂升裝置和卡箍;所述立柱上設有平衡梁,平衡梁上安裝有攪拌用的主軸和輔軸,主軸、輔軸分別由固定在平衡梁上方兩側的主軸電機和輔軸電機驅動,主軸正下方設有可移動的料筒,所述頂升裝置位于料筒下方,頂升裝置包括頂升平臺,頂升平臺固定在底部的油缸上,油缸固定在地坑內,頂升平臺上設有支柱,支柱上設有固定座,所述卡箍通過支軸安裝在固定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頂升平臺處于最低位置時,其上表面與地面水平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頂升平臺與四周地基間隙不超過2mm。
進一步的,所述料筒底部邊緣設有滾輪。
進一步的,所述主軸、輔軸底端分別設有主攪拌葉和輔攪拌葉。
進一步的,所述主攪拌葉直徑小于料筒內徑,輔攪拌葉直徑小于主軸壁至料筒內壁的間距。
進一步的,所述主攪拌葉和輔攪拌葉均為可拆卸安裝。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頂升裝置控制料筒的高度,控制簡單,操作方便,采用卡箍對料筒固定,非常方便快捷,從而提升了料筒上下料的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料筒被頂起狀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箍張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申嘉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申嘉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020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生產抗滴落劑的雙軸攪拌機
- 下一篇:車輛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