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腰椎椎體間記憶合金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61641.5 | 申請日: | 2019-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44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長清;趙杰;戴尅戎;黃浩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44 | 分類號: | A61F2/44;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31241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 代理人: | 盧艷民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記憶合金支架 椎間隙 矩形框 融合器 上橫桿 下橫桿 植入 一體成型結構 裂口 本實用新型 骨性終板 記憶合金 框架結構 類長方體 上下方向 腰椎椎體 醫用鎳鈦 擊打式 馬氏相 通用的 纖維環 預制件 植骨 損傷 血管 神經 概率 制造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腰椎椎體間記憶合金支架,呈類長方體框架結構,包括左側類矩形框、右側類矩形框、前上橫桿、前下橫桿、后上橫桿和后下橫桿,所述記憶合金支架采用醫用鎳鈦記憶合金制造;所述記憶合金支架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記憶合金支架在馬氏相分別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略微縮小,可以通過目標椎間隙上的纖維環裂口進入椎間隙,避免以往的融合器通用的“預制件預植骨擊打式”植入法,降低融合器植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椎間隙周圍血管、神經以及椎間隙上下骨性終板的損傷概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腰椎椎體間記憶合金支架。
背景技術
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是目前重建腰椎穩定性和腰椎力線的最重要術式,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后方附件之間的融合術式。自1930年代Capener等首創前路(經腹膜腔) 腰椎體間融合術以來,腰椎間融合術大致經歷了從手術入路、骨及骨替代物、椎間支撐物(融合器,CAGE)的從無到有及隨后的CAGE材質和形狀設計理念這三大方面的漫長演化,其最終目標是在減小手術創傷的同時提高融合率并維持相對正常的腰椎力線和避免免疫排斥等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癥狀。
就腰椎間融合術的手術入路而言,首例腰椎間融合術采取前路(ALIF),原因可能在于當時對經后方椎管向前方椎體間植入大塊髂骨的入路解剖不熟悉。其后隨著脊柱后路減壓手術的普及,經后路椎體間融合術(PLIF)得以產生和發展。由于 PLIF易發生醫源性神經損傷,從而催生了經椎間孔椎體間融合術(TLIF)。與此同時,由于前路可以更好地恢復腰椎前凸力線,ALIF再次被脊柱外科醫生所重視。但為了避免大血管損傷等嚴重并發癥,2006年Ozgur等提出了在微創通道下側路經腰大肌椎體間融合術(XLIF/LLIF/DLIF)并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行。最晚出現的LIF 術式是斜向腰椎椎體間融合術(OLIF),由法國醫生Silvestre于2012年提出,其入路與XLIF相比,前者繞道腰大肌前方進入椎間隙,后者則劈開腰大肌進入椎間隙。有報道顯示前者比后者有更少的并發癥比如腰叢神經損傷等的發生率。
盡管椎間融合器和骨替代物的發生和演變都是材料學迅猛發展的產物,但對于腰椎間融合術來說,兩者既有相互促進的關系,也有相互獨立的特點。椎間融合器的產生最初是為了克服自體骨的力學性能不佳導致的供骨吸收和供骨區并發癥。自椎間融合器誕生的30多年來,大致經歷了如下變化:在材料選擇上經歷的由鈦合金、不銹鋼、鈷鉻合金等金屬材質為發端,到聚左旋消旋乳酸(PLDLLA)、碳纖維以及碳纖維加強的聚芳醚酮酮(CFR-PEKEKK)等聚合材料的嘗試,再到如今以聚醚醚酮(PEEK)為主導、以鈦合金和鉭金屬為補充的格局;在外形設計上則經歷了最初的帶螺紋桶狀形,到各式各樣的盒狀形,并具有不同的弧度、角度和表面把持結構。
所有這些不同材質和形狀的椎間融合器均需遵循如下幾條設計原則:①具備盒狀、筒狀外形;②機械強度最好接近人體骨的彈性模量;③擁有較大的骨填充空間;④椎骨終板接觸面具備鋸齒、螺紋或棘條狀的防移位結構;⑤最好能夠透X光,便于術中及術后觀察。近年來更是出現了使用鈦金屬和PEEK等復合材料、具有恢復和維持腰椎前凸功能的膨脹撐開式腰椎間融合器。
椎體間植入的具有骨傳導和/或骨誘導功能的材料也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從最初的自體髂骨、局部減壓骨粒,到同種異體骨,再到磷酸三鈣/硫酸鈣骨水泥等人工骨材料或同時添加BMP-2等骨誘導因子,總的目標是在達到椎體間融合的前提下避免自體供骨區并發癥及減少免疫排異等不良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616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椎間融合器
- 下一篇:木塑復合材料的無手殘疾人日用假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