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液體人工飼料飼喂捕食螨的觀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61602.5 | 申請日: | 2019-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94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懷;李亞迎;李戎;周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啟恒騰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黎志紅 |
| 地址: | 40070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液體 人工 飼料 飼喂 捕食 觀察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于液體人工飼料飼喂捕食螨的觀察裝置,包括飼養小室和飼養盒。飼養小室主要結構包括頂板、底板和蓋板,頂板和底板通過燕尾夾固定,頂板上設置一通孔,為捕食螨活動空間,上部設置有蓋板,底板上設置棉線穿過底板與通孔相連接,浸有液體人工飼料的濾紙片置于通孔內的底板上供捕食螨取食。飼養盒主要結構包括盒身、盒蓋和海綿,將飼養有捕食螨的飼養小室置于飼養盒中浸水的海綿上,水分通過棉線進入飼養小室,可以保持小室內的濕度,盒蓋上設置有通氣的紗網,保持飼養盒中空氣流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成本較低,便于觀察,可以有效解決捕食螨逃逸、液體飼料容易變干、因濕度過低導致捕食螨死亡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保護領域螨類飼養觀察裝置。
背景技術
捕食螨是一類具有捕食作用的生防天敵,能對葉螨、薊馬、粉虱等多種害蟲害螨有效發揮控制作用,特別是個別捕食能力較強的捕食螨在草莓園、柑橘園等環境中進行淹沒式釋放甚至可達到類似農藥的快速防治效果。
目前,捕食螨的繁殖方法有自然獵物繁殖法、替代獵物繁殖法、花粉繁殖法等。在用自然獵物飼養時,存在占用空間大,捕食螨收獲期難控制等問題;在用替代獵物飼養時,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另外,用替代獵物粉螨飼養捕食螨,對生產工人有健康風險,在釋放過程中有時會導致人體過敏。利用人工飼料繁殖捕食螨,可以消除自然獵物、替代獵物等繁殖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用現有的一些飼養裝置研究捕食螨液體人工飼料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因捕食螨體型小、活動能力強,容易逃逸;2.因飼養裝置內濕度過低導致液體人工飼料容易變干、捕食螨死亡率高;3.現有的裝置設置不合理,小室側壁與水平面垂直,而捕食螨喜好爬到側壁上,不利于觀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液體人工飼料飼喂捕食螨的觀察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液體人工飼料飼喂捕食螨的觀察裝置,其特征在于,觀察裝置包括飼養小室和飼養盒,所述飼養小室包括頂板、底板和蓋板,頂板上設置有一通孔,通孔上部覆蓋有蓋板,與通孔接觸的底板上表面放置一浸有液體人工飼料的濾紙片,棉線穿過底板與頂板的通孔相連接;
飼養盒包括盒身、開有通風口的盒蓋和位于盒底內部的海綿,盒蓋上有用于通風的紗網,海綿浸水放置于盒中,飼養小室放置在海綿上。
優選的,所述底板上的通孔為倒圓臺狀。
優選的,所述蓋板為透明玻璃或塑料。
優選的,所述的頂板和底板用燕尾夾固定,使緊密貼合。
優選的,所述底板為黑色的塑料材質。
優選的,所述的飼養盒為透明玻璃或塑料。
相較于現有的技術,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液體人工飼料飼喂捕食螨的觀察裝置,主要結構包括飼養小室和飼養盒。所述飼養小室頂板上的通孔為倒圓臺狀,視野面積大,便于觀察;所述頂板與底板燕尾夾固定,緊密貼合,防止捕食螨逃逸;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棉線,聯通頂板上的通孔,將飼養小室放置于飼養盒中浸水的海綿上,使飼養小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液體人工飼料不易變干,捕食螨死亡率降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能夠重復利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飼養小室結構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中飼養盒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1為頂板;2為底板;3為蓋板;4為通孔;5為棉線;6為濾紙片;7為燕尾夾;8為盒身;9為盒蓋;10為紗網;11為海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616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