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亞甲藍的熒光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58042.8 | 申請日: | 2019-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3437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穆籣;許德冰;楊聰;郭昌盛;章一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顯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瑞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徐健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亞甲藍 熒光 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亞甲藍的熒光探測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前端為探測端,后端為抓握端,探測端設有紅外熒光激發機構,所述殼體內設有光源收集機構和電路板,所述光源收集機構包括設置于殼體內部的攝像機和設置于探測端并與攝像機相連的鏡頭,所述電路板與紅外熒光激發機構和光源收集機構通過線路相連,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各模塊之間通過線路相連。本實用新型使用紅外光對亞甲藍進行熒光激發,對所發出的熒光進行檢測,更加準確,使用熒光攝像機作為光源收集器,可以直接將所收集到的自發熒光信號轉換為圖像信號輸出到計算機屏幕,使醫生可以直觀進行觀看與診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熒光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亞甲藍的熒光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光學診斷是生物醫學光子學的重要內容,它是利用光學的方法來檢查和分析疾病。光學診斷的技術可以劃分為兩類:組織光譜診斷和組織光學成像診斷。激光誘導自體熒光光譜技術是一種有效的光學診斷方法。利用熒光光譜技術可以為很多病癥早期診斷提供實驗依據,目前此技術已有所發展,已逐漸地被應用于人體病變組織的光學診斷。
亞甲藍作為目前臨床上的常用示蹤藥物,在進入人體后不與人體內的物質結合,會保持它良好的小分子特性故穿透性很好,如果遇到淋巴管或血管病理性堵塞的情況也具有良好的穿透性。由于亞甲藍具有較好的穿透性,因此在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時較其他示蹤藥物而言,示蹤效果更加全面,減少漏檢的可能。由于傳統的示蹤方法是通觀察亞甲藍的顏色進行示蹤的,因此需要亞甲藍的濃度較高。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隨著亞甲藍進入人體的深度,亞甲藍的濃度是逐漸降低的,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會因為濃度降低,顏色變淺而漏檢。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亞甲藍的熒光探測裝置,使用紅外光對亞甲藍進行激發,對所發出的熒光進行探測檢查,相對傳統方法更加精準,同時利用熒光攝像機進行光源收集并將熒光光信號轉換為圖像直接輸出到計算機屏幕,可以非常直觀的對探測區域進行觀察、診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亞甲藍的熒光探測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前端為探測端,后端為抓握端,探測端設有紅外熒光激發機構,所述殼體內設有光源收集機構和電路板,所述光源收集機構包括設置于殼體內部的攝像機和設置于探測端并與攝像機相連的鏡頭,所述電路板與紅外熒光激發機構和光源收集機構通過線路相連,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各模塊之間通過線路相連。
優選的,所述紅外熒光激發機構包括設置于殼體前端的燈盤,所述燈盤中部設有鏡頭通孔,燈盤前端平行設有聚焦透鏡,聚焦透鏡與燈盤之間的燈盤表面上圍繞鏡頭通孔設置有若干紅外線發射管;
所述鏡頭設置于鏡頭通孔內;
優選的,所述紅外線發射管為環形排列,數量為20-50根;
優選的,所述紅外線發射管的波長為660nm;
優選的,所述攝像機包括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前設有濾光片;
優選的,所述濾光片的通過波段為690-1000nm,截止深度為OD6;
優選的,所述殼體上設有調節開關,調節開關與電路板通過線路相連,所述抓握端設有人體力學握把,所述握把內部設有電池倉,所述電池倉通過線路與電源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燈盤的材料為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顯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顯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580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章物聯網智能管控裝置
- 下一篇:一種爬桿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