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55679.1 | 申請日: | 2019-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94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杜成城;王淦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汕頭萬順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10 | 分類號: | B32B37/10;B32B38/10;B32B38/16 |
| 代理公司: | 44219 汕頭新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 地址: | 51507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卷機構 收卷機構 鐳射 烘箱 剝離機構 復合機構 照射機構 轉移涂布 生產周期 本實用新型 技術要點 鐳射產品 制作設備 受熱 易變形 能耗 自制 圖案 | ||
一種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鐳射產品生產周期長、工耗及能耗較大,采用OPP鐳射白膜進行圖案自制時OPP鐳射白膜受熱易變形等問題。技術要點:特征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PET膜放卷機構、轉移涂布機構、第二PET膜放卷機構、UV涂布機構、模壓照射機構、復合機構、烘箱、剝離機構、PET鐳射轉移膜收卷機構和PET鐳射白膜收卷機構,其中轉移涂布機構處于第一PET膜放卷機構前方,UV涂布機構處于第二PET膜放卷機構前方,模壓照射機構處于UV涂布機構前方,復合機構處于轉移涂布機構和模壓照射機構前方,烘箱處于復合機構前方,剝離機構處于烘箱前方,PET鐳射轉移膜收卷機構和PET鐳射白膜收卷機構分別處于剝離機構前方。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特別是一種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鐳射產品的生產,受設備及其轉移涂層的限制,存在紙張生產周期長、工耗及能耗較大的問題,且各工序間停放時間長,產品中間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品質存在較大隱患等問題。
近年部分廠家,采用OPP鐳射白膜與PET白膜進行圖案自制,但因OPP鐳射白膜本身性能存在受熱后易變形的缺陷,此工藝只能生產常規圖案產品,對于專版定位圖案的產品,則無法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鐳射產品存在的生產周期長、工耗及能耗較大,采用OPP鐳射白膜進行圖案自制時OPP鐳射白膜受熱后易變形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PET膜放卷機構、轉移涂布機構、第二PET膜放卷機構、UV涂布機構、模壓照射機構、復合機構、烘箱、剝離機構、PET鐳射轉移膜收卷機構和PET鐳射白膜收卷機構,其中轉移涂布機構處于第一PET膜放卷機構前方,UV涂布機構處于第二PET膜放卷機構前方,模壓照射機構處于UV涂布機構前方,復合機構處于轉移涂布機構和模壓照射機構前方,烘箱處于復合機構前方,剝離機構處于烘箱前方,PET鐳射轉移膜收卷機構和PET鐳射白膜收卷機構分別處于剝離機構前方,第二PET膜放卷機構輸出的第二PET膜經過UV涂布機構和模壓照射機構后成為PET鐳射白膜,第一PET膜放卷機構輸出的第一PET膜經過轉移涂布機構后,在復合機構與PET鐳射白膜復合,然后進入烘箱,從烘箱出來后在剝離機構剝離為PET鐳射轉移膜和PET鐳射白膜,然后分別收卷在PET鐳射轉移膜收卷機構和PET鐳射白膜收卷機構上。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模壓照射機構可以由一個模壓輥、二個背壓輥、一個UV照射裝置構成,其中二個背壓輥分別配合在模壓輥,UV照射裝置處于二個背壓輥之間的模壓輥外側、其照射方向朝向模壓輥輥面。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轉移涂布機構可以是一對涂布輥,涂布輥之間可以設置雙組份模壓涂料。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涂布輥所涂布的雙組份模壓涂料可以是含羥基基團聚丙烯酸酯乳液和脂肪族異氰酸酯。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烘箱內可以設置支撐和輸送輥、可供復合后的膜通過烘箱。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PET鐳射白膜可以再利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PET涂布模壓連續制作設備的各功能機構設置科學合理,能夠一次性連續生產出PET鐳射轉移膜成品,生產周期大大縮短,耗工耗能大大減低;二是采用PET膜同步自制成PET鐳射白膜,簡化了生產工序,且PET鐳射白膜在加熱烘干是不會產生變形,所以保證了PET鐳射轉移膜成品上鐳射圖紋準確性和質量,適合用于制作專版定位圖案的產品;三是設備簡單,生產成本較低,產品質量明顯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汕頭萬順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汕頭萬順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556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