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采用殼板式換熱器的制冷熱管一體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0452992.X | 申請日: | 2019-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14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任宇宙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豐聯(lián)奧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F25B3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發(fā)器 并聯(lián)支路 單向閥 輸入端 板式換熱器 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 輸出端相連 換熱器 節(jié)流閥 旁通閥 輸出端 壓縮機 并聯(lián) 換熱 串聯(lián)支路 制冷熱管 熱效率 一體機 束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殼板式換熱器的制冷熱管一體機,包括蒸發(fā)器、冷凝器、壓縮機、節(jié)流閥、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旁通閥;所述壓縮機與第一單向閥并聯(lián),其并聯(lián)支路輸入端與蒸發(fā)器的輸出端相連,其并聯(lián)支路輸出端與冷凝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節(jié)流閥與第二單向閥串聯(lián)連接,所述串聯(lián)支路與旁通閥并聯(lián),其并聯(lián)支路的輸入端與冷凝器的輸出端相連,其并聯(lián)支路的輸出端與蒸發(fā)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蒸發(fā)器為殼板式換熱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采用蒸發(fā)器采用換熱面積大的多組板式換熱器代替換熱面積小的多束管式換熱器,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制冷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采用殼板式換熱器的制冷熱管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制冷熱管一體機中的蒸發(fā)器一般采用板式換熱器或者殼管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的換熱效率高于殼管式換熱器,但是板式換熱器一旦結垢或者臟堵時不便于清洗,當用做壓縮蒸汽循環(huán)制冷機組蒸發(fā)器時,冷媒側流道狹窄,冷媒蒸發(fā)產生的冷媒蒸汽會占用部分換熱面積,影響換熱效果,且冷媒蒸汽在板片內流速快,容易夾帶未蒸發(fā)冷媒液滴,造成壓縮機吸氣帶液,影響壓縮機運行安全。而殼管式換熱器由殼體、管板、管束、擋板及箱體等部件組成,殼體多為圓筒形,內部裝有管束,管束兩端固定在管板上。傳遞熱量的兩種介質,一種在管內,另一種在管外殼體內,通過管壁進行熱量傳遞,一般為臥式。殼管式換熱器結構較簡單,操作可靠,可用各種結構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制造,能在高溫、高壓下使用,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類型。
但殼管式換熱器受殼體尺寸限制,且內管束采用圓管,總換熱面積不大,若想提高換熱效率需通過增加管束根數來增大換熱面積,此時又會造成殼管式換熱器體積增大,占地面積過大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采用殼板式換熱器的制冷熱管一體機,用換熱板片替代內管束,將蒸發(fā)器設計為殼板式換熱器結構,與滿液式或降膜式殼管換熱器相比,在不增大換熱器體積的同時,增大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率。同時,當用于氣態(tài)冷卻介質冷凝時,可以使被冷凝工質在重力作用下順利排出換熱器,防止被冷卻側被冷凝后的液態(tài)工質積存換熱器內,占用換熱面積。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采用殼板式換熱器的制冷熱管一體機,包括蒸發(fā)器、冷凝器、壓縮機、節(jié)流閥、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旁通閥;所述壓縮機與第一單向閥并聯(lián),其并聯(lián)支路輸入端與蒸發(fā)器的輸出端相連,其并聯(lián)支路輸出端與冷凝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節(jié)流閥與第二單向閥串聯(lián)連接,所述串聯(lián)支路與旁通閥并聯(lián),其并聯(lián)支路的輸入端與冷凝器的輸出端相連,其并聯(lián)支路的輸出端與蒸發(fā)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蒸發(fā)器為殼板式換熱器;所述殼板式換熱器包括殼體、板式換熱器、集氣管、集液管、第一冷卻介質和第二冷卻介質;所述殼體內具有中空的內腔;所述板式換熱器為多個,平行安裝在所述內腔中;所述各個板式換熱器內空間相互連通,一端通過集氣管連接,另一端通過集液管連接;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兩個冷卻介質輸出口和兩個冷卻介質輸入口;所述第一冷卻介質輸入口與集氣管的進氣口相連,第一冷卻介質輸出口與集液管的出液口相連;所述第二冷卻介質輸入口和第二冷卻介質輸出口與所述內腔連通。
進一步的,板式換熱器豎直放置安裝在所述殼體的內腔中。
進一步的,板式換熱器的放置方向垂直于第一冷卻介質輸入口所在的平面。
進一步的,板式換熱器的放置方向平行于第一冷卻介質輸入口所在的平面。
進一步的,板式換熱器完全浸沒在第二冷卻介質中。
進一步的,每個板式換熱器上側都安裝有噴淋裝置,第二冷卻介質的輸入口通過連接管直接與噴淋裝置的輸入口相連。
進一步的,板式換熱器包括上下金屬薄板,上下金屬板四周通過焊接工藝密封,預留出與集氣管和集液管相連的連接通道,通過預留連接通道向板式換熱器內加壓,使其內部形成空腔體形狀,板式換熱器中間有設有維持內空腔體形狀的焊接加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豐聯(lián)奧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豐聯(lián)奧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529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排風管式蓄能移動空調
- 下一篇:一種石油鉆機電控房用空調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