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43757.6 | 申請日: | 2019-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2635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葉建森;李健康;杜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睿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7/04;G01J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李偉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鄭東新區龍子***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業 大棚 光照度 檢測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它主要包括顯示控制終端,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光照度傳感器,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遮陽裝置,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還連接照明裝置,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信號接收發射裝置,所述的信號接收發射裝置連接移動顯示控制終端,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成本過高、浪費人力、不能精準控制造成的大棚農作物產量低、農作物生長狀況不良等問題,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降低成本、遠程操控省時省力、精細控制、提高產量、改善農作物生產狀況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大棚用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照度檢測系統,特別涉及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大棚栽培技術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提供農作物合適的生長環境,而光照度的控制及檢測是農業大棚栽培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現有的農業大棚栽培光照度控制,一般都是根據極其有經驗的工人的來手動控制,這種方式既不科學,又浪費人力和成本,且經驗不足的工人會控制不好,不能做到精準控制、定時進行各類操作,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操作,從而造成大棚農作物產量低、農作物生長狀況不良等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現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可遠距離操控的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可以有效解決成本過高、浪費人力、不能精準控制造成的大棚農作物產量低、農作物生長狀況不良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它主要包括顯示控制終端,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光照度傳感器,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遮陽裝置,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還連接照明裝置,所述的顯示控制終端連接信號接收發射裝置,所述的信號接收發射裝置連接移動顯示控制終端。
所述的光照度傳感器至少設置三個且位于農用大棚不同位置及高度。
所述的遮陽裝置與照明裝置分別設置于安裝光照度傳感器的三個區域。
所述的遮陽裝置設置于大棚外部。
所述的信號接收發射裝置與移動顯示控制終端為無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光照度傳感器檢測棚內光照度形成具體數據,數據傳達至顯示控制終端,傳達至顯示控制終端后顯示控制終端將數據傳輸至信號接收發射器,信號接收發射器將數據傳輸至移動顯示控制終端,當棚內光照度過高時,通過控制顯示控制終端從而控制遮陽裝置使其展開遮擋光線,使棚內光照度降低,當棚內光照度過低時,通過控制顯示控制終端從而控制遮陽裝置收縮使外部光線進入,使棚內棚內光照度升高,當外部光線照射不足時,可以通過控制顯示控制系統開啟照明裝置并調節照明裝置,提升棚內光照度,使其達到農作物所需要的光照度,在受到天氣影響光照度降低且管理人員不便去棚內控制時,管理人員可通過移動顯示控制終端發送控制信號,信號接收發射器將其傳輸至顯示控制終端,完成遠程操控,光照度傳感器至少設置三個且位于農用大棚不同位置及高度,可以更加精準的檢測棚內光照度,使其檢測出的光照度數據更加精準,遮陽裝置與照明裝置分別設置于安裝光照度傳感器的三個區域,當單個光照度傳感器檢棚內光照度不足時,可以單獨控制光照度不足區域的遮陽裝置與照明裝置,從而達到精細控制,提高棚內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生長狀況,信號接收發射裝置與移動顯示控制終端為無線連接,可以通過移動顯示控制終端遠程操控,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成本過高、浪費人力、不能精準控制造成的大棚農作物產量低、農作物生長狀況不良等問題,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降低成本、遠程操控省時省力、精細控制、提高產量、改善農作物生產狀況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農業大棚光照度檢測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睿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睿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437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