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19007.5 | 申請日: | 2019-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87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德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G01N25/18;G01K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張***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道 測量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包括通管,所述通管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轉接頭,所述通管側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內部插接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一端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且溫度傳感器置于通管內部,所述通管側端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部固定連接有無線傳輸設備和數據處理模塊,所述溫度傳感器連接有導線,所述導線貫穿支撐管與數據處理模塊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解決現有的熱損測量裝置容易對熱氣流形成阻礙、測量精度不高和無法進行無線數據傳輸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屬于熱損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許多工業領域廣泛應用的蒸汽或物料等輸熱管道的熱損值,不僅是綜合反映輸熱管道熱設計、保溫材料、施工工藝等總體水平的關鍵參數,而且是評估待改造管道或新建管道保溫節能狀況的主要依據。管道熱損值還影響由蒸汽加熱的化工反應裝置的工藝溫度,從而對反應物的得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對輸熱管道熱損進行現場測試方法的工程研究,具有十分明顯的工程價值。
現有的管道熱損測量方法一般是測量管道兩端的溫度,計算溫差來計算熱損值,但是現有的熱損測量裝置在安裝后容易對熱氣流形成阻礙,同時現有的熱損測量裝置測量精度不高,現有的熱損測量裝置無法進行無線數據傳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解決現有的熱損測量裝置容易對熱氣流形成阻礙、測量精度不高和無法進行無線數據傳輸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道熱損測量裝置,包括通管,所述通管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轉接頭,所述通管側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內部插接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一端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且溫度傳感器置于通管內部,所述通管側端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部固定連接有無線傳輸設備和數據處理模塊,所述溫度傳感器連接有導線,所述導線貫穿支撐管與數據處理模塊電性連接。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固定管與支撐管之間固定設有密封套管。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固定管靠近通管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密封板,且支撐管貫穿密封板,所述支撐管與密封板之間密封焊接。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支撐管橫截面為三角形,且其中一個角面朝氣流流動方向。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面朝氣流方向的角為β,且β小于60°。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支撐管和支架材質為PPS塑料。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外接電源,且無線傳輸設備與電腦終端通信連接。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溫度傳感器置于通管的中軸線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通管將兩個裝置分別安裝在管道兩端,再接輸送熱氣的裝置即可,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溫度傳感器的支撐管為三角形設置,且面朝氣流的角小于60°,減小了對氣流的阻礙,使得氣流能夠正常通過;
本實用新型中通管外壁收到熱氣流的影響,會導熱,支撐管材質為塑料,導熱效果差,不會將熱量傳導到溫度傳感器上,使得溫度傳感器的測量準確,測量精度高,且溫度傳感器置于通管的中軸線上,進一步提高了測量精度;
本實用新型測量的結果由數據處理模塊通過無線傳輸設備傳輸到電腦終端記錄,無線進行傳輸,能夠實時進行測量,實現無人看管,實時測量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德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德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190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玻璃快速除雜裝置
- 下一篇:一種直線旋轉式桶身清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