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18085.3 | 申請日: | 2019-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28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愛華;嚴仁輝;周春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興化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57 | 分類號: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7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伸縮 翻身 | ||
本實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包括連接板、安裝架板、海綿墊、子魔術貼、母魔術貼、第一空心柱、第一伸縮桿、引流袋放置架板、塑膠軟齒條以及第一調節栓,連接板前端面安裝有安裝架板,安裝架板上側連接有海綿墊,安裝架板上端面安裝有母魔術貼,母魔術貼上端面粘和有子魔術貼,連接板內部下側安裝有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內環形側面裝配有第一伸縮桿,第一空心柱后端面裝配有第一調節栓,連接板后端面固定有引流袋放置架板,連接板下端面設置有塑膠軟齒條,該設計解決了原有翻身枕使用效果不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便于組合安裝,調節伸縮便捷,使用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臨床護理工作中,危重病人由于受到意識狀態、鎮靜劑、肌松劑或外殼手術的影響,常需要長期臥床,而長期臥床會導致不良的后果,如肺不張、肺炎、低氧血栓、壓力感受器缺乏導致暈厥、壓力性潰瘍、壓瘡等,采取合適的臥位,定期對危重病人進行翻身,對預防因臥床不動引起的并發癥以及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有技術中,現有的翻身枕只有一種型號規格長50cm寬25cm高15cm,翻身角度30度或45度。但是臨床上患者的身高相差較多,一種長度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身高較高的患者使用中舒適度、體位維持效果差。脊柱術后往往患者需要留置1-2根引流管,患者翻身及活動過程導致管道折疊、牽拉、受壓、彎曲、乃至滑脫。對于頸椎損傷患者,傳統方法是患者側臥時頸部墊普通軟枕,頭部無支撐,無法始終保持頸椎的中立位,大大降低了頸椎固定效果,也給護理增加了難度,現在急需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便于組合安裝,調節伸縮便捷,使用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包括連接板、可伸縮機構、安裝架板以及海綿墊,所述連接板前端面安裝有安裝架板,所述安裝架板上側連接有海綿墊,所述海綿墊后側設置有可伸縮機構,所述可伸縮機構包括子魔術貼、母魔術貼、第一空心柱、第一伸縮桿、引流袋放置架板、塑膠軟齒條以及第一調節栓,所述安裝架板上端面安裝有母魔術貼,所述母魔術貼上端面粘和有子魔術貼,所述連接板內部下側安裝有第一空心柱,所述第一空心柱內環形側面裝配有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空心柱后端面裝配有第一調節栓,所述連接板后端面固定有引流袋放置架板,所述連接板下端面設置有塑膠軟齒條。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架板內部安裝有第二空心柱,且第二空心柱內環形側面裝配有第二伸縮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柱后端面開設有柱形孔,且柱形孔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第一調節栓環形側面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第一調節栓貫穿連接板與第一空心柱通過螺紋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栓下側裝配有第二調節栓,所述第二空心柱后端面開設有圓孔,且圓孔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第二調節栓貫穿連接板和安裝架板與第二空心柱通過螺紋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上端面開設有多個方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栓與第二調節栓環形側面套設有防滑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可伸縮翻身枕,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子魔術貼、母魔術貼、第一空心柱、第一伸縮桿、引流袋放置架板、塑膠軟齒條以及第一調節栓,該設計能夠根據患者的身高調整翻身枕的長度,解決了原有翻身枕使用效果不佳的問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調節便捷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興化市人民醫院,未經興化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180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