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07941.5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5073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蘇彩燕;趙偉麗;何玲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 |
| 主分類號: | A61M1/36 | 分類號: | A61M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鵬 |
| 地址: | 317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灌流 濾器 收集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包括保護帽,所述保護帽的下側固定連接有靜脈終端連接口所述靜脈終端連接口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入導管,所述引入導管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單向防逆瓣膜,所述單向防逆瓣膜的下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導管,所述連接導管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入口,所述引入口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流袋腔體所述引流袋腔體的下側中間處開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下側固定連接有單向排水控制閥,所述單向排水控制閥的下側固定連接有排水導管,所述排水導管的中間處設置有羅伯特夾,所述排水導管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出水口,整體結構簡單可實現對預沖洗產生的液體的容納,使用起來既方便又快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
背景技術
血液灌流是指血液借助體外循環通過具有廣譜解毒效應或固定特異性配體的吸附劑裝置,清除血液中的內源性或外源性致病物質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血液灌流目前主要限于吸附作用故也被稱為血液吸附,血液灌流裝置由灌流罐、吸附劑、微囊膜組成,目前用于臨床的主要有白蛋白火棉膠包裹活性炭、丙烯酸水凝膠包裹活性炭和醋酸纖維包裹活性炭等。活性炭通常是8~14目的椰殼炭,血液灌流前需先進行預沖管路,而預沖液共4000ml,前后沖洗時間共約半小時,而靜脈管終端有沒專門的收集預沖液的東西,只能持續開放第排在水桶里,這樣會增加污染的計稅,增加病人感染的幾率,因此需要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對上述問題做出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灌流濾器的收集結構,包括保護帽,所述保護帽的下側固定連接有靜脈終端連接口,所述靜脈終端連接口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入導管,所述引入導管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單向防逆瓣膜,所述單向防逆瓣膜的下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導管,所述連接導管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入口,所述引入口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引流袋腔體,所述引流袋腔體的下側中間處開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單向排水控制閥,所述單向排水控制閥的下側固定連接有排水導管,所述排水導管的中間處設置有羅伯特夾,所述排水導管的下
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出水口,所述固定出水口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懸掛掛環,所述引流袋腔體的外部設置有懸掛網套,所述懸掛網套的左上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懸掛提繩,所述懸掛網套的右上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懸掛提繩,所述第一懸掛提繩、第二懸掛提繩的上側設置有掛扣環,所述懸掛網套的右上側固定連接有懸掛掛鉤。
優選的,所述引入導管、連接導管和排水導管均為軟管。
優選的,所述懸掛網套與引流袋腔體的連接方式為套接,引流袋腔體容積為4500ml。
優選的,所述引流袋腔體外表面中間處設置有刻度線,所述引流袋腔體內部在無水狀態下可折疊。
優選的,所述掛扣環上側中間處設置有掛扣開口,所述掛扣環的材質采用硬質塑料。
優選的,所述第一懸掛提繩與第二懸掛提繩左右對稱。
優選的,所述羅伯特夾與排水導管的連接方式為滑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的防逆瓣膜可保證引流袋腔體內的液體不會回流至血液灌流裝置管道內,引流袋腔體為可折疊設計,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折疊保存可以減少占用的空間,左右對稱的第一懸掛繩和第二懸掛繩保證懸掛過程的穩固性且引流袋腔體不易偏轉,掛扣環上側開設有掛扣開口保證在使用時掛扣的過程簡單易操作,只需將掛扣環的掛扣開口對準合適的桿子,再往桿子方向輕輕一推即可輕松地掛好該引流袋,操作過程簡單且節省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未經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079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