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轂分散入水澆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402707.3 | 申請日: | 201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642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穎;馬宗迎;韓維波;徐其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宏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2 | 分類號: | B22C9/02;B22C9/08;B22C9/28 |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255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內腔 冒口 上砂 澆鑄 本實用新型 澆道 輪轂 內澆道 直澆道 入水 砂模 汽車零部件 澆鑄設備 澆鑄裝置 均勻設置 連接圓弧 輪轂鑄造 內部設置 鐵水 不均勻 入水處 縮松 | ||
1.一種輪轂分散入水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砂模(1),上砂模(1)的下方設置有與其對應的下砂模(2),上砂模(1)和下砂模(2)之間內部設置有輪轂內腔(5),上砂模(1)一側設置有直澆道(3),直澆道(3)下部連接圓弧澆道(6),圓弧澆道(6)設置在輪轂內腔(5)外側,圓弧澆道(6)上設置有冒口(4),冒口(4)通過冒口澆道(8)與輪轂內腔(5)相連通,圓弧澆道(6)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內澆道(7),內澆道(7)與輪轂內腔(5)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分散入水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澆道(6)呈半圓形,圓弧澆道(6)的長度范圍在180°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分散入水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澆道(7)設置五個,內澆道(7)均垂直連通輪轂內腔(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分散入水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澆道(6)的澆道截面為半圓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宏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宏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40270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