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路切換結構及顯微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97314.8 | 申請日: | 201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90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愛科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1/18 | 分類號: | G02B21/18;G02B21/24;G02B21/26 |
| 代理公司: | 44528 深圳中細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仉玉新<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微鏡 光路切換 光路筒 主光路 通孔 成像組件 連接板 物鏡 本實用新型 驅動機構 光路 省時 拆卸 省力 穿過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顯微鏡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路切換結構及顯微鏡。該光路切換結構,連接板與顯微鏡連接且位于成像組件與物鏡之間,連接板上形成有通孔,通孔位于主光路筒的軸線上,通孔允許穿過物鏡的光線能夠到達成像組件。通過驅動機構驅動第一光路筒及第二光路筒,使其中的一個與主光路筒對應設置,從而使得在主光路筒的軸線上能夠有其它光路進入,進而使得具有該光路切換結構的顯微鏡能夠具有多種功能。這種光路切換結構的設置允許兩種不同的光路筒同時存在,因此不需要拆卸顯微鏡的外殼即可完成不同功能的切換,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顯微鏡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路切換結構及顯微鏡。
背景技術
目前,顯微鏡發展出了多種專用的顯微鏡機型,如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及熒光顯微鏡等。
傳統金相顯微鏡,需從主光路筒的垂直方向接出一個分光路筒,分光路筒內部有透鏡或透鏡組等結構,分光路筒的末端是一個燈殼,燈殼內部使用鹵素燈。鹵素燈耗電多,發熱量大,為了散熱,燈殼與光路筒整體結構大。為了不讓光的熱量影響精密的光學成像部件而降低顯微鏡的使用壽命,分光路筒都較長,以使燈泡與主光路筒的部件相隔較遠;所以,傳統的金相顯微鏡對比單純的生物顯微鏡,體積大很多。類似地,熒光顯微鏡體積也較大:傳統的熒光顯微鏡也需從主光路筒的垂直方向接出一個分光路筒,分光路筒內部有透鏡、濾光片等結構,分光路筒的末端是一個燈殼,燈殼內部使用的是高壓汞燈(水銀燈),需要配備專門的變壓器。工作時,汞燈要先預熱數分鐘才能正常使用,高壓汞燈發出的光線先以隔熱玻璃過濾熱量,再以濾光片濾去全波段的光中大部分不需要的光,僅保留下特定波長的光,這些特定的光經過分色鏡的反射,照向被觀察物體,激發熒光效應,被觀察物體產生的熒光再返回光路筒,透過分色鏡,最后再濾去對人體有害的紫外線,其它光線在光路上方成像。因此傳統的熒光顯微鏡的分光路筒也是結構多,體積大,還要配備專用的變壓器。
如上所述,傳統的金相顯微鏡和熒光顯微鏡因為光源不同、體積龐大、散熱要求高,難以做成一體化。但是隨著LED燈的發明、改進和大量推廣應用,已經可以替代鹵素燈和高壓汞燈,進而將上述兩種顯微鏡的分光路筒的體積大為縮小。
但是現有的顯微鏡為了實現功能的多樣化,仍然需要拆卸顯微鏡的外殼更換光路筒及一系列組件,并且每次更換之后都要對儀器重新調節校正,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顯微鏡為了實現功能多樣化,需要拆卸顯微鏡導致的費時費力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光路切換結構及顯微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路切換結構,
包括連接板、第一光路筒、第二光路筒及驅動機構,所述連接板用于與顯微鏡連接且位于成像組件與物鏡之間,所述連接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顯微鏡包括主光路筒,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主光路筒的軸線上;
所述第一光路筒與所述第二光路筒均與所述連接板活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光路筒及所述第二光路筒相對于所述連接板運動,以使所述第一光路筒及所述第二光路筒的其中一個能夠與所述主光路筒對應設置。
可選地,所述連接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相對設置在所述第一板的兩端,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二板之間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三板之間形成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光路筒及所述第二光路筒均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內。
可選地,所述第二板上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第二板靠近所述第三板的一側表面向遠離所述第三板且靠近所述第一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的一側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滑槽。
可選地,所述第三板上形成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所述第三板靠近所述第二板的一側表面向遠離所述第二板且靠近所述第一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的一側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愛科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愛科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973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