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成像系統及具有該光學成像系統的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90904.8 | 申請日: | 201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248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莉;程立邦;戴付建;趙烈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 |
| 地址: | 315499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光學成像系統 鏡筒 透鏡組 本實用新型 扣合連接 顯示裝置 鏡片 物側 敞開式結構 嵌套 成像品質 方案解決 扣合方式 組合裝配 同軸度 小頭部 包覆 光軸 像側 承載 鏡頭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及具有該光學成像系統的顯示裝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至少一個透鏡組,至少一個透鏡組包括至少三個透鏡,至少三個透鏡通過扣合方式組合,至少三個透鏡沿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嵌套設置;鏡筒,用于承載至少一個透鏡組;其中,至少三個透鏡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扣合連接,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扣合連接,第三透鏡和鏡筒組合裝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鏡片同軸度差而造成的光學成像系統成像品質差的問題;并且鏡筒采用敞開式結構,因為物側的第一鏡片不需要被鏡筒包覆,所以可以很好地縮小鏡頭的頭部尺寸,符合小頭部的設計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及具有該光學成像系統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些年,隨著具備攝影功能的可攜帶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對小型化光學系統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目前的手機取像裝置的鏡頭主要包括鏡筒、透鏡和擋光隔片等單部品,且透鏡組裝到鏡筒里的順序從物側到像側依次組裝,且透鏡包覆在鏡筒內,嚴重限制了鏡頭頭部的尺寸,不利于鏡頭小頭部的設計。透鏡依次堆疊組裝,由于成型誤差的存在使得透鏡的同軸度很難保證,從而導致鏡頭的成像品質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及具有該光學成像系統的顯示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光學成像系統成像品質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至少一個透鏡組,至少一個透鏡組包括至少三個透鏡,至少三個透鏡通過扣合方式組合,至少三個透鏡沿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嵌套設置;鏡筒,用于承載至少一個透鏡組;其中,至少三個透鏡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扣合連接,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扣合連接,第三透鏡和鏡筒組合裝配。
進一步地,鏡筒為向物側敞開的結構,可以實現至少三個透鏡從像側向物側的順序依次組裝。
進一步地,至少三個透鏡的外徑沿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增加。
進一步地,第二透鏡的朝向第一透鏡的一側具有第一凹槽,第三透鏡的朝向第二透鏡的一側具有第二凹槽,第一透鏡與第一凹槽卡接連接,第二透鏡與第二凹槽卡接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透鏡包括第一光學部和與第一光學部連接的第一凸出部,第二透鏡包括第二光學部和與第二光學部連接的第二凸出部,第三透鏡包括第三光學部和與第三光學部連接的第三凸出部,其中,第二凸出部和第二光學部圍成第一凹槽,第三凸出部和第三光學部圍成第二凹槽。
進一步地,第三凸出部的厚度為L4,其中,厚度L4滿足以下關系:L4≥0.25mm。
進一步地,第一凸出部的外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第一凹槽的內壁面相接觸的長度為L2;第二凸出部的外側面與第三透鏡的第二凹槽的內壁面相接觸的長度為L3,其中,長度L2和L3滿足以下關系:0.07mm≤L2≤0.2mm;0.07mm≤L3≤0.2mm。
進一步地,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相互承靠,其中,承靠長度L5滿足以下關系:0.1mm≤L5≤0.4mm。
進一步地,光學成像系統還包括第一遮光片,第一遮光片位于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之間。
進一步地,第一透鏡的脫模斜面的角度a1滿足以下關系:20°≤a1≤45°,和/或第二透鏡的脫模斜面的角度a2滿足以下關系:20°≤a2≤45°,和/或第三透鏡的脫模斜面的角度a3滿足以下關系:20°≤a3≤45°。
進一步地,光學成像系統還包括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依次位于第三透鏡的像側面。
進一步地,光學成像系統還包括:第二遮光片,位于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之間;第三遮光片,位于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90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