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90690.4 | 申請日: | 201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37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方樹平;王寧寧;孫長江;劉鑫鑫;孫道成;石梓延;尚昊龍;陳皓云;易克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Q3/51 | 分類號: | B60Q3/51;B60Q3/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夜間 汽車 輔助 照明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包括轉輥、從動軸、車頂棚和車內燈罩,所述轉輥的兩端固定設置有兩組大軸承座,所述大軸承座的前后側均設置有用于連接固定的固定架,所述大軸承座的內部向外端延伸連接有聯軸器,所述大軸承座通過聯軸器連接有主動軸,所述轉輥的前后側面中間位置處焊接有兩組擋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通過主動軸和從動軸的轉動后,能將原本處于車內的照明燈,經過轉輥翻轉180度、照明燈轉向90度后,處于車頂棚上端并向前照射,輔助前照燈擴大照射范圍;整個輔助照明系統通過簡單的轉換,使兩組照明燈既有室內照明的功能,又具備室外輔助探照的功能,適用不同工作狀況,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照明領域,特別涉及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車燈一般分為前照燈、尾燈、轉向燈,組合前照燈在汽車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號作用,組合尾燈在汽車的后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號作用,用來向其它道路使用者表示左轉或者右轉向的燈具;隨著汽車技術快速發展,目前的照明系統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使用需要,為了增強夜間行車駕駛的安全性,我們提出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包括轉輥、從動軸、車頂棚和車內燈罩,所述轉輥的兩端固定設置有兩組大軸承座,所述大軸承座的前后側均設置有用于連接固定的固定架,所述大軸承座的內部向外端延伸連接有聯軸器,所述大軸承座通過聯軸器連接有主動軸,所述轉輥的前后側面中間位置處焊接有兩組擋板;
所述轉輥的下端固定安裝有兩組連接座,所述從動軸橫向貫穿兩組連接座并且連接座的內壁上設置有供從動軸穿過的軸承,所述從動軸上焊接有連桿并且向下延伸,所述從動軸通過連桿固定連接有燈座,兩組所述燈座下分別安裝有一號照明燈和二號照明燈,所述連接座的前端面開設有供燈座進入的凹槽;
所述從動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小軸承座,所述從動軸遠離小軸承座的一端部上套接有一號轉輪,所述主動軸的一端部并且位于一號轉輪的正上方套接有二號轉輪,所述一號轉輪和二號轉輪之間設置有皮帶,所述車頂棚位于轉輥的外側并且和擋板平行,所述車內燈罩固定設置在一號照明燈和二號照明燈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四組耳片,耳片上開設有用于螺栓穿過的耳孔,所述主動軸遠離聯軸器的一端設置有減速器,減速器和三相異步電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擋板的安裝位置和車頂棚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擋板的外側一周貼有密封條。
優選的,所述連接座的上端部伸入轉輥的內部并且焊接固定,所述連桿位于連接座的內側并且利用連桿下端部的短銷和所述燈座固定。
優選的,所述一號轉輪和二號轉輪的半徑之比為2:1,所述二號轉輪跟著主動軸轉動180度時,所述一號轉輪帶動從動軸轉動90度。
優選的,所述小軸承座和一組大軸承座焊接固定,所述小軸承座和大軸承座內均為軸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通過主動軸和從動軸的轉動后,能將原本處于車內的照明燈,經過轉輥翻轉180度、照明燈轉向90度后,處于車頂棚上端并向前照射,輔助前照燈擴大照射范圍,提高了夜間行車駕駛的安全性;整個輔助照明系統設計簡單,操作方便,通過簡單的轉換,使兩組照明燈既有室內照明的功能,又具備室外輔助探照的功能,使用的效果相對于傳統方式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夜間汽車輔助照明系統圖1中A的放大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906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